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何會是義大利

  • 發佈時間:2014-08-24 18:30: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歐元區內,談國內結構改革,法國也是積重難返;談歐元區整體貨幣政策“一刀切”無法適應各個成員國各自經濟發展水準,也不是只針對義大利。那為何在歐元區整體擺脫債務危機之際,反而是義大利成為了悲劇的主角?

  指責聲起

  面對義大利的經濟衰退,外界並未顯示出太多同情。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直言,義大利2008年以來第三次陷入衰退只能怪自己。

  曾經擔任義大利央行行長的德拉吉點名批評義大利缺乏結構性改革,進而抑制了投資。他説道:“我一直在重復同樣的話——勞動力市場、産品市場、競爭、司法等領域的改革事實上,而且也被證明能夠在短期內産生積極效果。”《華盛頓郵報》也對義大利經濟結構改革效果頗有微詞。報道稱,義大利的首要問題發生在供應領域,想在這個國家做生意實在太難:創業難、擴大規模難、開除員工更難。

  另外,《華盛頓郵報》認為,義大利經濟陷入自2008年以來的第三次衰退,歐央行也難辭其咎。報道稱,歐央行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復蘇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令問題變得更糟。2011年,歐央行為了抗通脹而提高了利率,這使得整個地區都陷入了類似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那種“低通脹陷阱”。更糟糕的是,義大利無法以寬鬆財政來抵消這種負面影響,而歐央行也逼迫義大利施行緊縮財政。

  不只是義大利

  “勞動力市場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義大利的確存在很多結構性問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直言,“不過,除了德國早期在前總理施羅德領導下進行了相對成功的結構調整外,歐洲整體都面臨經濟增長和制度不適應的問題,不只是義大利。”

  在此前的採訪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研究實習員周譚豪就曾指出,法國過於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給經濟帶來很大壓力,政府方面多次下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可由於政府威望和執行力較低,遲遲未能踐行,最終導致除德國外的歐元區經濟二號領頭羊法國經濟表現平平。

  至於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問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部副主任姚鈴直言,歐盟成員除了英國保有部分自主權外,其他成員都面臨財政、貨幣政策“一刀切”的問題。她強調,歐元區成員眾多,發展水準參差不齊,歐盟層面很難做到滿足各個成員的發展需求,這是歐洲一體化進程推進的必然,也是導致當初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的原因之一。

  王朔用歐元匯率舉例稱:“比如匯率,歐央行用金融工具將其儘量保持在哪一個空間比較合適?德國等産品競爭力強的國家就能接受匯率高一些;反之,産品出口競爭力弱的國家就希望匯率能相對較低一些,眾口難調。”

  癥結何在

  既然義大利面臨的問題不是個例,為何如今“義大利問題”卻被凸顯?

  王朔認為,首先是因為義大利國內面臨的改革困難更大。他指出,義大利多黨林立,直接導致政府更疊頻繁。

  資料顯示,自1946年建立議會共和制以來,義大利一直實施多黨比例代表制。由於大小政黨林立,在議會中獲得席位的政黨多在10個以上,一個黨派難以佔多數席位,這使得主要政黨都必須與其他小黨派聯合才能實現組閣。二戰以來,歷史上義大利最短命的政府執政時間僅有幾個月。

  王朔表示,這就給政府執政帶來很大困難,政府很難對經濟長期把控,即便有所掌握,政策執行、跟蹤、調整也需要時間。另外,部分政黨為了能在多黨林立的背景下獲得一席之地,會更加注重選票,這樣一些有利於經濟卻需要民眾暫時犧牲利益的改革就會很難推行,例如此次困擾義大利經濟的福利制度、勞動力保障過多等改革的推行。

  姚鈴則表示,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在歐元區的壓力下一直在推行財政緊縮措施,不過考慮到其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高達130%,僅次於希臘,規模卻是第一的現實,義大利“船大難調頭”,通過適當寬鬆的財政政策來拉動經濟復蘇的餘地非常狹窄。這一政策架構下,該國政府採取積極措施擺脫經濟衰退的空間更為有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