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那些 來自魯甸的身影

  • 發佈時間:2014-08-24 05:45: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災區,能聽到各種口音。北京、江蘇、廣西、江西、山東、河南,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他們有個共同的心願,“不給災區添亂,用專業知識幫災區一把。”

  25歲的鄭顯發長了一張娃娃臉。他來自四川眉山,笑起來憨憨的。“別人都説我像中學生,我就給他們看我的身份證。”小鄭父母雙亡,沒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很樂觀,他愛説的一句話是,“我這樣的人都能活得好好的,誰會活不下去嘛。”他是名汽車修理工,地震後來魯甸,他有個最樸素的想法,“受了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在災區,他每天自己搶活兒幹。搬運物資、搭帳篷、打掃廁所,苦活、累活他都幹。“可能我動手能力還可以,學了幾次搭帳篷,就搭得又快又好。我請人在我衣服上寫上‘專業搭帳篷’,現在我帶出來好幾個徒弟了。”打掃廁所是最臟的活兒,但小鄭主動去幹,“災區的衛生靠大家,廁所太臟了,得有人打掃。”

  36歲的白宏偉來自四川自貢,他曾參加過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救災。“我是8月4日到魯甸縣民政局報到的,告訴他們我可以幫受災群眾療傷、推拿。”在灰街子安置點,白宏偉很受歡迎。他給大家理療推拿,還是一線愛心團隊的隊長。“我們這個團隊裏,有各種特長的人,還有攀岩高手。最多時有40多人,現在還有十幾個。”見到記者時,他在這已堅守了近十天,“明天我回去處理點事情,馬上再回來,這裡需要我!”

  滿頭白髮的趙俊方,來自河南,今年63歲,曾參加過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的志願服務。這位老人帶著一批年輕人在縣城救災物資接收點幫著搬運、發放物資。連日來,物資不斷運來,很多人都累得夠嗆。他説,“我一直給孩子們説,前線需要人,後方同樣需要人!在後方,可能沒多少人看到,但一樣是為災區做貢獻!”

  經歷過大災大難,忙碌在救災一線,當地人用行動寫下“自強不息”。

  還記得嗓音嘶啞的龍泉社區專職副書記王印,她是位大學生村官,2011年畢業。平時看著嬌嬌弱弱的女孩子,在災難來臨時,變得堅定而果敢。地震當晚,她負責給遇難群眾遺體編號登記,撫慰家屬,“當時顧不上害怕,家屬都哭哭啼啼的,我特別心痛!”當天,他們淋了一宿雨,沒有東西吃,又餓又冷。“震後第四天,我吃到了一小缽米飯,沒有菜,我撒了點兒辣椒面,太香了!我們是幹部,有吃的先給受災村民,沒帳篷,只能跟村民擠在一起,20個人擠在一個帳篷裏,只能側躺不能平躺。”這些天,她忙救災、忙統計、忙發物資,扁桃腺發炎了。她以前得過肺炎,想回縣城拍個片子,片子還沒拍,一個電話就又回到崗位上。她胸前戴著黨徽,這位“80後”對我説,“大災大難時,群眾把黨員幹部當成主心骨。我是共産黨員,感覺特別神聖、責任特別重大!”

  經過災難的洗禮,孩子們更懂事了。在災區,有很多忙碌的“小志願者”。在小寨中學安置點,正午的陽光曬得人睜不開眼睛。一輛大卡車開來,大人們忙著搬物資,車廂裏,3個瘦小的男孩幫忙卸貨。他們只有15歲,都是小寨中學的學生,這些裝滿棉被的大包一個60斤,卸完一車棉被,他們累得氣喘吁吁,衣服都濕透了。他們每天主動幫忙卸貨,小臉曬得黑黑的,像男子漢一樣堅毅。

  縣城裏,計程車貼著紅色的“抗震救災愛心車”標誌。聽到你是外地口音,看到你背著重重的背包,“的哥”、“的姐”都會熱情地送你一程,分文不收。司機羅振會説,“你們千里迢迢來幫助我們,我們是魯甸人,更要為救災出點兒力。我們都是中國人,遇到災難就該齊心協力!”

  回族老人馬玉武一早就趕到雲南公安邊防總隊醫療救援隊的帳篷前送草藥。“今天我送的是山上採的馬鞭梢、拔毒散,軍醫們給我們治病,我們就給他們送藥。我是沙壩村清真寺的哈吉,我們寺院裏挂著橫幅,‘各民族大團結,抗震救災重建家園’。越是遇到災難,我們就越要團結!”

  甘家寨村民桂澤芳老人現在住在小寨中學安置點。甘家寨是災區最大的垮塌處,山體滑坡掩埋了32戶人家,垮塌的土方高於原來路面十幾米,滑坡體達1300多萬立方米。她的家被滑坡體掩埋,老伴兒不幸遇難。“不敢回去啊,看到那個地方,心都痛!我今年69歲,老伴兒72歲,現在還沒挖到。”説到這裡,桂澤芳老淚縱橫。平復一下情緒,她拉著我的手説,“謝謝你們的關心!你們那麼遠來幫助我們,我們永遠忘不了!我們這裡條件不好,讓你們受罪了!”這聲“謝謝”,讓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承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老人卻關心著我們,這種關愛,讓人動容。

  8月17日晨,昭通市永善縣發生5.0級地震。消防官兵和志願者緊急馳援,奔赴新的戰場。臨別時,他們匆匆敬了一個軍禮,那個畫面印在我的腦海,讓我知道什麼叫“義無反顧”。

  災區的天氣陰晴不定,正午暴曬,夜晚陰冷,隨時到來的雨讓山路更加泥濘崎嶇。行走在災區,余震、泥石流、塌方讓人心悸,但從不缺乏溫暖。4歲的小雨馨拉著我去帳篷學校,她的小手軟軟的,帳篷課堂裏的歌聲、讀書聲充滿希望,帳篷外早起的人熬的粥升騰著熱氣。青山依舊,生活還會繼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