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紮在黃土地上
- 發佈時間:2014-08-24 05:45:0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7月10日,95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原院士、蘭州軍區總醫院專家組原名譽組長葛寶豐逝世。他給醫院黨委和親人留下囑託:去世後喪事一切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追悼會和告別會等儀式,不收花圈和輓聯,儘速火化,將骨灰撒在黃河中流,親朋好友祭奠時,即可河邊相望。
自從1947年在蘭州中央醫院拿起手術刀,1949年成為人民軍醫,葛寶豐的醫者人生就深深紮根在大西北黃土地上。他的雙手不僅挽救了千千萬萬患者的生命,而且為我國現代骨科醫學發展奠定了一塊厚重的基石。
上世紀50年代初,他夜以繼日開展帶血迴圈骨移植研究,挽救了朝鮮戰場上無數志願軍傷員生命。60年代,他組織脊髓損傷實驗和臨床研究,開創性地得出了脊髓橫斷層神經纖維可以再生的結論,在全國廣泛應用於臨床。70年代,他帶領課題組開展牛皮質骨中BMP(骨形成蛋白)生化提取和載體研究,在國內外率先將小牦牛骨中提取的異種BMP應用於臨床,解決了骨缺損這一世界性難題。
他在國內較早開展顯微外科斷肢再植術研究,研製出了“V”形釘和梅花髓管內針,突破了斷肢再植的技術瓶頸。1965年,由他指導的全國第二例斷臂再植手術獲得成功;1988年、1990年,他指導學生接活冷缺血54小時斷掌和59小時斷指,創造了接活連體熱缺血36小時下肢再植的世界紀錄,成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最重要的60項醫學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亞洲第一例10指斷指再植手術,轟動世界。
“醫學研究是為了更好地給病人治病。如果脫離了這個前提,研究成果再多,也不是一名稱職的醫生。”這是葛寶豐遵循的信條。甘南藏區曾是大骨節病高發區,上世紀80年代,年過花甲的葛寶豐帶領醫療隊深入高海拔藏區,經過兩年的病理學調研,總結出有效的防治辦法,使發病率下降到1%以下。
解放軍總醫院曾調他進京,他都婉言謝絕:“北京的大醫院裏醫生很多,不缺‘錦上添花’的人。西北缺醫生,患者需要我‘雪中送炭’,我要為這裡純樸的人們多幹些事。”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南方一家醫院以豪華別墅和高薪聘請,他不為所動:“我是西北人民的兒子,別的地方再好也不想去。”
醫乃仁術、無德不立,是這位百年良醫一生的精神信奉和道德操守。兩年前採訪葛寶豐時,他説的一句話記者至今記憶猶新:“作為醫護人員,僅僅把病人當作親人是不夠的,只有當作自己,才能真切感受病人的痛苦,因為自己不會害自己。”
葛寶豐曾説,每當看到貧困患者將一張張皺巴巴的錢數了又數交醫藥費的情景,心裏就有説不出的難受。他給身邊的醫生們定下規則:用最廉價有效的藥品和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1993年,隴南農民王林斌患股骨頭壞死,去過的醫院都説必須置換股骨頭,不僅費用高,而且手術後也不能再幹體力活。聽説了葛寶豐的行醫規則後,王林斌湊了幾千元錢來求治。葛老綜合各方面因素,對他實施了融合保守治療。兩年後,王林斌託人給葛寶豐捎來一袋馬鈴薯。葛寶豐破例收下了這份禮物,因為這袋馬鈴薯傳遞出資訊:王林斌能下地幹活了!
葛寶豐喜歡用五言詩記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儘管救治患者成千上萬,但他仍然“每逢手術日,如履薄冰上,直至病情穩,心中始得安。”他常對弟子們説,“醫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輩子。”
作為中國骨科醫學一代宗師,葛寶豐生前唸唸不忘的,是“我國骨科醫學水準與世界先進水準差距還比較大。科學不是一個人、一代人的事業,給青年人成功的機會,讓我們的事業後繼有人,比什麼都重要。”
為此,葛寶豐不僅無私地傳授知識和經驗,而且傾心為年輕人搭建成名成家的舞臺。1976年,一位患者到蘭州軍區總醫院實施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此時,正值盛年的葛寶豐在國內率先開展的淋巴管再生基礎研究已到關鍵時刻,而這個手術機會他已等了15年。手術一旦成功,將填補國內淋巴管顯微外科技術的空白,學術價值不言而喻。當時的青年醫生劉興炎説啥也沒想到,葛寶豐把這個“天賜良機”讓給了自己。那一年,葛寶豐57歲,劉興炎27歲。
“他總是把最新的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把成名的機會無私地讓給我們……”説起件件往事,劉興炎、文益民、甄平這些也已功成名就的專家十分動情。
葛寶豐用畢生心血,為全國軍地培養專業人才600余名,其中34人成為醫院院長或骨科主任。他生前創立的科室已發展成為具有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病外科、全軍骨科研究所“三科一所”的強大科研團隊,成為全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之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