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死亡詩社》:把非生命 的一切都擊潰?

  • 發佈時間:2014-08-23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曾濤

  ■影像空間

  8月11日那個晚上,得知羅賓·威廉斯去世的消息,我像許多幸運的看過《死亡詩社》的人一樣,百感交集,心潮又起。忍不住將它重溫了一遍。

  我在想,是什麼讓我們對於這樣一位喜劇明星唸唸不忘許多年?或許我們心中早已把他和電影裏的基丁老師畫上了等號,將其作為我們自己的靈魂導師——那個對教條和規矩嗤之以鼻,永遠充滿著理想和激情的船長。

  Oh,Captain,My Captain!如今你的離去,讓我們乏味的生活波瀾又起。這麼多人唏噓感慨,讓我覺得既溫暖又心生悲涼。我們現在懷念他,是因為我們和威爾頓中學那些年輕的生命一樣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感受不到詩歌、浪漫、愛和美。我們感受到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的壓迫、摧殘和來自內心的焦慮和痛苦。我們現在懷念他,也是因為我們還有激情和夢想,努力想要走出絕望,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當年我們為之反抗的人生理想。而時過境遷,當我們步入中年,那個曾經不停召喚我們,敲擊我們年輕的心臟的理想,因基丁老師的離去,又從內心深處漫溢上來。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生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精華

  (梭羅)

  我們都年輕過,浪漫過。富於浪漫氣息的人是最有激情的實驗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當年總是一副叛逆的模樣。我們在尋找意義,尋求那片可以詩意地棲居的土地。正如托德的那首詩:

  我們傾聽呼喚,

  但卻從來沒有真正留神,

  我們期待未來,

  但只停留在計劃

  我們夢想著智慧,

  但卻每天都在躲避它,

  我們向上帝祈禱,

  可真正的救世主是我們自己。

  我們依舊在沉睡。

  我們依舊在沉睡。

  我們依舊在祈禱。

  我們依舊在擔憂……

  這時,我們遇到了基丁老師。他所做的,不只是詩歌的啟蒙、文學的啟蒙,還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那個獨特的自我。他對於我們而言,是靈魂的導師,心靈的捕手。我們從此努力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尋求獨立的道路。

  相比尼爾的自殺,諾克斯被退學,托德最幸運。他其實才是真正覺醒的那一個。基丁老師通過詩歌喚醒了他沉睡的心靈,同時也使他打開囚禁自身的懦弱之門,最終第一個站上了課桌,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態度面對人生。而尼爾和諾克斯,多少讓人覺得可惜。雖有勇氣,卻無足夠的智慧與忍耐無法承受一時的挫折。

  尋找自我,追逐夢想從來都是艱難的,要不我們何必到現在還在懷念我們的船長時陷入深深的懊悔?但生活終究是充斥著誘惑、荒誕和虛無。我們總會在某些時刻迷失,過得渾渾噩噩,如同行屍走肉。它讓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失去了對愛與美的追求,淪為毫無信仰的人群中的一員。

  啊自我!啊生命!這些問題總在不停出現,

  毫無信仰的人群,

  川流不息,

  城市充斥著愚昧,

  身處其中有什麼意義,啊自我!啊生命!

  答案是:

  因為你的存在——因為生命和個體存在,

  因為偉大的戲劇在繼續,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

  (惠特曼)

  托德最終奉獻了他的詩篇,而他,也是基丁詩篇的一個章節。

  梭羅那首詩的另一半在這: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聲明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我們很少有人能像梭羅一樣提著一把斧頭步入叢林,我們也無法擊潰生活中非生命的一切,但只要對愛與美心存渴望,只要在步履匆匆的旅途中能時時停頓下來,找到照耀自己的那顆星,重拾前行的信心,也就夠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