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準扶貧”攻堅2000多貧困村

  • 發佈時間:2014-08-22 05:41: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廣東通過“2014年扶貧濟困日”活動,共向社會籌集了25.8億元認捐款額(含物資折款)。這些善款將投向廣東2571個貧困村,用於完善貧困村落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發展特色農業。近年來,廣東通過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實施産業扶貧,培育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內生發展動力。

  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成就了廣東經濟大省的地位,也凸顯了廣東區域發展極為不平衡的問題。為此,廣東近年積極開展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發動珠三角地區發達城市的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通過“靶向療法”,幫助了3407個貧困村158.6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目前全省區域發展差異系數已回落到0.6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83:1。

  去年,廣東全面部署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提出通過“精準扶貧”重點幫扶全省2571個貧困村、20.9萬貧困戶,扶持21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市)。“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要挑戰的是上輪剩下的‘硬骨頭’,難度更大。”廣東省扶貧辦主任莫定偉表示。截至2013年底,廣東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幫扶村到位資金30.8億元,平均每村到位資金119.8萬元;派駐幫扶幹部3765名,啟動實施扶貧項目17620個,完成10萬戶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建任務和1.5萬戶“兩不具備”村莊移民搬遷任務。

  河源市的嶂下村是新一輪扶貧“雙到”工作確定的貧困村之一。去年6月駐村的工作隊積極為嶂下村和東源縣綠地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牽線,由公司、村集體、農戶三方商定通過入股的方式合作共建現代公司體系。其中,生産基地首期由公司出資1500萬元,村集體以基地範圍的集體資産和政府幫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打包入股,而基地範圍的116農戶(含40戶貧困戶)則以土地入股,共同建設生産基地。達産後,企業、村集體、入股農戶按7:2:1比例分配利潤。即使基地沒有收成,入股農戶每年仍然可分得“保底金”,豐産後還參與分紅。此外,村集體還從分紅中拿出一半用於扶助困難群眾。駐村工作組組長程學勇告訴記者,初步測算,今年村集體可分紅2萬元、入股農戶戶均分紅2500元;2016年村集體可分紅100萬元,入股農戶戶均可分紅4300元。

  “企業與貧困村不再停留在‘幫’與‘扶’的關係上,而是走向了互利共贏。”程學勇表示,這種以入股取代以往的土地租賃模式,將村集體、村民和公司捆綁為利益共同體,更有利於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住在“深山”裏的清遠市連州星子鎮潭嶺村村民劉開強,今年迎來了水晶梨的大豐收,但他不像以往那樣為滯銷發愁。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村裏成立“連潭”專業種植合作社,與廣州市江南果蔬批發市場“産銷對接”,並借助電商打通了銷路。“去年我家就凈掙了4萬元,今年收入還有可能翻番。”老劉説。據了解,目前連州已成立了首家與廣州電商企業愛購網合作的連州農副産品OTO公司“田園牧歌e店”。水晶梨、連州菜心等十幾種連州本土農産品紛紛通過“觸網”擴大銷路。

  經過多年的摸索,廣東扶貧“雙到”逐步探索出産業發展、金融貸款、智力勞務等10大模式,為全國扶貧工作提供了新經驗。

  清遠的扶貧工作者率先摸索出了“五子登科”的經驗——“強班子、換腦子、開方子、闖路子、結果子”;乳源當地推行“産業建支部,品牌闖銷路,黨員帶頭富,群眾增收入”的扶貧模式,建設了一批整村推進示範村;鬱南採取了小額貸款模式,開展“整體授信”,建立金融扶貧擔保基金,為貧困農戶貸款提供擔保;陽山“大戶帶動,滾動發展”的合作互助金模式為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闖出了新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