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汽車行業反壟斷最大罰單開出 合計罰款12.35億元

  • 發佈時間:2014-08-21 13:4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8月2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佈,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億元,合計罰款12.35億元。這是目前為止中國反壟斷執法部門開出的最大罰單,意味著中國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日本實力強大的汽車零部件産業在全球居於壟斷地位,牢牢把控半導體、積體電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車核心零部件市場。日係零部件企業因涉嫌操控零部件價格,在美國、歐洲都遭到過反壟斷調查。而事實上,精工軸承今年二月、三月、五月精工分別在加拿大、歐盟、新加坡和澳洲因壟斷軸承市場操控價格而受罰。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諮詢專家王曉曄認為,此次罰單的開出能夠使國內外車企受到教育,警示相關零部件企業提高競爭意識。

  王曉曄:國家發改委對12家企業的罰款是一個橫向限制競爭,這些企業作為競爭對手,相互之間有共謀價格或産品的數量方面有限制競爭行為。反壟斷法第13條明確的提出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而且這樣的行為在其他的國家,如在歐盟或美國都被認為是本人違法。此次罰單的開出有助於給這些企業一些教育,對企業是有一種威懾力,也有助於企業要提高競爭意識,要通過創新,改善産品的品質,而不是想方設法限制競爭。而且這樣的案件也不單單是受到處罰的企業,外資企業內資企業都應該受到教育。

  此次汽車行業反壟斷的重點在零配件部分,焦點是畸高的零配件價格。一般國外的零整比不超過 300%,而國內的零整比通常都超過 400%。造成這類壟斷的原因在於《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賦予了整車廠極強的話語權。根據《辦法》規定,經銷商需要獲得汽車廠商的授權後才能夠到工商部門登記獲取經營資格,並且規定供應商設計的零部件智慧財産權歸整車廠家。這也就意味著4S店的零部件必須全部從廠家獲取,零部件的定價權歸廠家。為了彌補售後服務的一系列費用,整車廠一般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加價,客觀上就導致了零配件價格的高企。

  首創證券分析師萬冬表示,短期內,行業反壟斷並不改變汽車品牌銷售的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零部件的價格,直接影響了零部件行業的盈利。中長期看,國內零部件售後體系逐步放開是零部件行業的看點,對有實力的國內零部件廠商是利好。

  機構表示,我國的汽車售後服務市場主導者是汽車廠家,由於廠家縱向控制力太強,在配件銷售、維修等環節皆沒有形成良好競爭,若能夠打破汽車企業的縱向壟斷,則我國售後零部件行業生態圈將重構,向美國模式變遷。如果縱向配件壟斷渠道被打破,已經上市的售後零配件公司基本都是細分行業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公司的估值水準也將顯著提升。

  聯訊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曹衛東認為,打破壟斷有利於形成價格公平競爭,而後續應該有配套政策跟進。

  曹衛東:原來不管是德係還是日係的汽車,在整車還是零部件方面都有自己的供應鏈,而且它的價格是一個壟斷。把價格壟斷打破之後會形成一種市場公平的競爭,在這種環境之下,一些我們自己的優秀的企業才能夠逐漸的做大做強。所以這個罰單一方面是對現有的價格壟斷的現象的一種制裁,同時相信應該還有配套政策特出臺,才有可能使得我們的零部件企業有一個比較良性的發展。因為其實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打破壟斷以後,結果它的價格下來了,反而使你的市場佔有率更低了,市場價格相對比較公平之後,我們的企業還要在産業政策、稅收方面有支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大做強。

  同時曹衛東表示,有研發創新實力的企業和新能源車企將會明顯受益。

  曹衛東:一方面是原來幾大汽車企業的一些比較有技術實力的一些零部件企業,相關的配套企業,在這種環境之下,要研發的新産品,鼓勵向研發這方面投入。同時,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突破,因為新能源汽車一旦推廣之後,初期階段市場比較好,技術發展比較快,環境相對來講是比較公平的,在這個新領域當中,自主企業才有可能出現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一個發展環境,而且最終有可能成功。

  由於是我國反壟斷法頒布以來開出的最大罰單,所以引起媒體高度關注和熱議。《經濟參考報》指出,它直接戳中我國汽車業的零部件軟肋。雖然中國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大新車市場,但絕大多數乘用車的核心零部件企業由外資獨資設立或者絕對控股,依靠壟斷進行不合理的利潤轉移。

  《現代物流報》舉例,一家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曾自主研發了一款發動機塑膠進氣歧管,定價不到200元,而此前這種塑膠進氣歧管的核心智慧財産權、採購渠道和定價權都由外方掌控,單價高達1300元。

  《經濟日報》強調,中國汽車工業要由大變強,必須突破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産這一關,才能實現成本控制、採購控制、利潤流向控制,真正提高核心競爭力。

  《法制日報》和《中國化工報》回顧去年以來發改委對液晶面板、釀酒企業、奶粉企業的反壟斷行動,指出中國反壟斷並非針對外企,而是有壟斷必反,堅定地維護市場秩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