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稀土材料企業“抱團出擊”
- 發佈時間:2014-08-21 03:35:45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稀土素來享有“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新材料之母”的美譽,成為現代高科技産業不可缺少的“助劑”。我國稀土儲量大、産量大,但無序發展導致産能嚴重過剩、市場價格混亂等現象層出不窮。
近年來,淄博市稀土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産品品質越來越高,部分産品品質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去年12月,淄博市稀土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立將加大稀土産業轉型升級力度,開發高端深加工應用産品,延伸産業鏈,把淄博市建成全國性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深加工産品的研發和生産基地,形成從冶煉加工到科研、應用較為完整的産業體系。
□ 本報記者 劉磊 本報通訊員 宋蘇航 劉振
“各自為戰”成本高
“成本降不下來,價格升不上去,産品就地轉化率不高,是過去咱們淄博整個稀土行業的真實寫照,企業之間交流少,大都各自為戰。”淄博市稀土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山東中凱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科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我省三家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中凱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加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包鋼靈芝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坐落于臨淄區“山東省稀土新材料産業基地”,彼此僅有一條馬路相隔,像這樣扎堆發展的稀土企業在全國也並不多見。即使如此,淄博市甚至周邊從事稀土深加工的企業每年仍需要花費高昂運費從內蒙古等地求購大量稀土,而三家企業所冶煉分離出的稀土也大都銷往外地。
“聯盟成立後,咱們各相關企業之間就逐漸擰成一股繩。”李文科説,冶煉分離企業不僅能根據聯盟內其他企業的具體情況按需生産,各深加工企業也能節約成本,提高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對外而言,聯盟使企業形成合力,抱團開拓市場,不僅可以提高各企業的抗風險系數,也讓咱們在整個行業內更有‘話語權’。”
目前,整個稀土産業技術創新聯盟11家企業,共有生産線15條,年氯化稀土加工能力2.5萬噸,分離能力3.5萬噸,稀土拋光粉加工能力1萬噸,稀土催化劑加工能力8500噸,永磁加工能力5500噸。“目前,聯盟不僅統一了整個淄博市稀土行業檢測分析標準,而且産品在全國各地以及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揚。”
開誠佈公帶來共同發展
“行業內無論規模大小,每家企業都有自己視若珍寶的‘獨門’技藝和經驗。可聯盟成立後,每次座談會,在不涉及核心技術的前提下,每家企業都開誠佈公地解答彼此在生産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李文科笑著説道,“‘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通過盟友企業的答疑解惑著實解決了不少積壓多年的難題。”
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而言,最頭疼的事之一莫過於“污泥處理”。因為企業對原礦資源冶煉分離後所産生的污泥含有一定量放射性元素。所以,企業通常會按照傳統的處理方式將污泥交給具有處理資質的廠家按危廢品處理,每噸都要繳納2600元的處理費用。聯盟成員交流經驗的過程中,才發現污泥中雖然含有放射性元素,但並不超標。所以,污泥用來做磚綽綽有餘。由此一來,企業只需向磚廠繳納約100元/噸的運輸費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産成本。
“盟友的開誠佈公,使得聯盟內各企業聯繫得更加緊密,從而促進了淄博整個稀土行業的良性發展。”李文科説,按照行業發展規劃,2015年,淄博稀土産業將力爭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形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産業集聚的稀土新材料産業基地,實現預期經濟效益80億元。到2017年,形成産值達百億級的稀土新材料産業集群,稀土新材料對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建成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稀土新材料産業基地。
向高端産品要效益
“淄博市除中凱、加華等幾家大中型稀土加工企業外,其他稀土企業生産規模普遍偏小,且産業結構相對單一,深加工産業也主要以初級、中檔産品為主,高端産品少,缺乏市場競爭力。”淄博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淄博稀土深加工産業缺乏高端産品關鍵在於缺少相應的人才、技術支援。”李文科説,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此問題,只有跟高校合作,打造稀土高端應用産業公共研發平臺。
2014年6月,山東中凱投資組建的稀土研究所正式與長春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組建“山東省稀土新材料産業基地長春理工大學研發中心”和“應用化學與奈米技術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凱)研發中心”,並建立“長春理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中凱)研究生培養基地”。
“公共研發平臺雖然由我們中凱和長春理工大學牽頭組建,但是聯盟內的企業同樣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針對稀土石油催化裂化劑及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水磁材料、稀土儲氫、稀土發光、稀土拋光、氧化鈧回收等六大稀土深加工項目,進行研發投資。”李文科介紹,由此以來,不僅擴大了公共研發平台儀器設備的資源共用和實驗室高效利用,也勢必將加速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運用,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産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