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遊艇業年産值達20億

  • 發佈時間:2014-08-21 03:31:5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愛上游艇海上休閒運動,遊艇經濟正煥發出獨具特色的魅力。珠三角是全國遊艇産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而深圳因為擁有優良的海港和旅遊觀光資源,遊艇産業發展潛力巨大。遊艇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産業,被認為是推動經濟轉型的一隻重要力量。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深圳遊艇産業每年的總産值約在20億元。經過20多年的發展,遊艇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成為繼高爾夫之後又一消費熱點。有研究表明,由於遊艇産業的關聯企業眾多,在這個行業每投入1美元,往往可以帶來6.5美元—10美元的經濟效應,因此催生了不少新的經濟增長點。

  坐擁優良資源稟賦深圳遊艇業後勁十足

  “20年前,我參與中國最早的遊艇展時,有人問我,什麼是遊艇?而現在,很多人都在享受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在辛普森遊艇成立30週年慶祝晚宴上,公司創始人麥克·辛普森發出這樣的感慨。辛普森遊艇是最早進入深圳的遊艇代理公司之一,見證了深圳遊艇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根據歐美國家的發展模式,當每人平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就開始萌芽;當每人平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深圳每人平均GDP已達到2.2萬美元,已經超過台灣地區逼近南韓。新富階層的崛起,使得深圳遊艇市場進入到快速發展期。

  深圳的遊艇市場規模有多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粗略估算目前的産值大概有20億。目前深圳全市範圍內,就已擁有辛普森、聖斯克、卓越等10多家遊艇銷售和維修服務公司,代理銷售歐美及澳大利亞的豪華遊艇。據悉,在國內目前僅有上海、廈門等少數城市擁有這些國外品牌的銷售點。

  “遊艇産業規模,不僅與地區經濟發展實力緊密相關,也與當地對外開放水準和人口素質有關聯。”辛普森遊艇(中國)有限公司工程師鄧展程説,“玩遊艇的人不僅要有錢,而且還要對遊艇感興趣,深圳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這裡的人比較早地接觸到這種生活方式,因而市場發育相對比較完善”。

  鄧展程介紹説,在內地的濱海城市中,深圳發展遊艇産業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和北方濱海城市相比,深圳不僅擁有230公里長的海岸線,而且環境十分優雅,比如大鵬灣,海岸線長度超過133公里,而且沿海風光旖旎,景色秀麗,非常適合發展海上休閒旅遊、海上運動。

  據了解,深圳每年銷售出的各類遊艇有二三十艘,購買客戶主要有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一般來説,上千萬級別的大型遊艇,主要是賣給企業客戶。而最近今年,售價五六十萬的小型遊艇也賣的很好,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個人客戶。另外,深圳地區售出的遊艇,主要本地人在買,這和海南有明顯不同”。

  欲做大遊艇“蛋糕”力爭2020年實現産值翻番

  為何深圳的遊艇産業,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式地發展?一方面因為人們收入水準提高後,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人群逐漸擴大,另一方面也和各地政府近年來對遊艇産業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

  據香港遊艇業專家鄺向榮介紹,遊艇業産業鏈涉及建築業、房地産業、旅遊業、酒店業、餐飲業、造船業、修船業、服務業、保險業等。據外國有關遊艇港經濟貢獻報告稱,被遊艇港帶動的巨大産業鏈,其經濟效益達到遊艇業本身經濟效益的6—10倍,帶動就業人數是遊艇業的12倍。

  為此,深圳市也明確將遊船、遊艇産業,作為推進國際濱海旅遊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2013年,深圳市政府發佈《關於促進我市旅遊業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深圳將加大遊船、遊艇産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遊船、遊艇産業配套能力,從而加強其在國內的遊船、遊艇産業消費中心城市的地位。

  在深圳,擁有濱海資源的深圳各區,也都不遺餘力地推進遊艇産業發展,比如提出打造“西部活力海岸帶”的寶安區,就明確將遊艇産業,作為極具發展潛力的一項新興産業予以打造。該區不但擁有寬闊的海域,而且有45公里長的海岸線,海岸線距離深水區只有幾海裏,非常適合遊艇快速進出港。

  位於深圳東部的大鵬灣,更是作為全省規劃的4個遊艇基地,今後將大力發展航海相關産業。據悉,目前大鵬新區已有基地航校、七星灣遊艇會、浪騎遊艇會等碼頭,中國杯帆船賽等賽事都已紮根大鵬。同時,大鵬新區還聚集了兩家遊艇製造企業,其生産製造的遊艇銷售到全國多個城市。

  除此之外,深圳的鹽田、南山等區域,也都充分依託各自優質的碼頭資源,舉辦了多項享譽世界的大型航海賽事和展覽,培育了規模龐大的潛在消費人群。有專家曾預計,至2020年,全國遊艇收入將超過2000億元,按照深圳遊艇業目前的市場份額,屆時深圳的遊艇收入將超過200億元。

  深圳遊艇業難比發達地區泊位人才缺乏成最大瓶頸

  記者了解到,雖然深圳遊艇産業發展迅猛,但與世界發達地區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據業內人士介紹,美國海岸線有2萬公里,擁有1700萬艘遊艇,中國的海岸線有1.8萬公里,但遊艇數可能還不到1萬艘。對深圳而言,“目前深圳各大碼頭的遊艇存量,大約只有香港的1/20到1/30。”鄧展程説。

  “目前制約遊艇産業發展的瓶頸還很多。”一名業內人士介紹説,比如買船辦證耗時長,一艘遊艇上牌需要辦理適船證、所有權證、國籍證等多個證件,耗時最少也需要3個月之久。此外,遊艇以及遊艇俱樂部的管理,也存在多部門共同執法的問題,因而辦事效率不高。

  除了上述問題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制約深圳遊艇産業發展的兩大最主要的障礙是泊位和人才。以泊位來看,根據預測,深圳市公共遊艇碼頭泊位需求量,在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1500個、6100個和16300個,目前的供應量和增長速度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為一泊難求,導致泊位租金比較高。

  “客戶要購買遊艇消費就得要加入遊艇會,並得到一個泊位,因此就必須每年支付相應的入會費、停泊費以及管理費。”一名業內人士介紹説,以目前大鵬半島上的浪騎遊艇會、七星灣遊艇會為例,除了要繳納數十萬元的入會費,每月需繳納的停泊費和管理費達上萬元,兩三年下來就又夠買一艘小船了。

  專家認為,遊艇産業要做大,就必須從富豪階層走向大眾化,而目前數額龐大的各項支出,卻讓普通中産階級望而卻步,“如果能發展公共遊艇碼頭的話,停泊費用就非常低,享受的人會更多。而公共遊艇碼頭的建設,在全國來看進展都比較困難,深圳可以率先做一些探索”。

  除了泊位緊張,遊艇業發展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專業人才的匱乏,與行業發展速度嚴重不匹配。據了解,由於遊艇業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産業,與之相關的遊艇管理、維護、保養等專業技術人才十分缺乏,隨著全國各地遊艇産業蓬勃興起,未來人才的爭奪戰勢必將會愈演愈烈。

  南方日報記者 鄧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