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蒙雙邊貿易20年增50倍

  • 發佈時間:2014-08-20 03:31:3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隔11年後,中國國家主席將再次走訪蒙古國,進一步明確礦産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的經貿合作思路,以互聯互通和礦能大項目合作為優先方向,推進兩國務實合作取得新突破。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在18日透露,此次訪蒙是一次“走親戚式”的訪問,雙方領導人將共同見證一系列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1994年至2013年的20年時間,中蒙雙邊貿易額增長50倍。這得益於中蒙雙邊互補性極強的産業結構,未來跨境鐵路的建成也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再添“雙翼”。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

  中蒙經貿佔蒙古對外貿易一半

  作為中國的北方近鄰,蒙古國與中國腹背相依,接壤邊界線長達4710公里。蒙古國地廣人稀,156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上僅居住著300萬人口,勞動力和技術人員嚴重不足。

  20世紀90年代初起,中蒙關係快速發展。中國政府繼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蒙古國提供援助,建成了許多與當地人民生産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高品質援建項目,涉及工業、農業、交通、衛生等領域。

  自1990年以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投資國。中蒙經貿規模20年間增長50倍。數據顯示,1994年,中蒙雙邊貿易額僅有1.2億美元;到了2013年,兩國貿易額已升至60億美元,佔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

  在蒙外企近一半為中國企業

  中蒙經貿規模20年間增長50倍,原因還在於兩國産業結構互補性極強。

  作為內陸草原國家,蒙古國的主要産業包括農牧業、礦業、交通運輸業等,礦業是其支柱産業。數據顯示,蒙古現已探明80多種礦産和6000多個礦點,其中煤炭蘊藏量約1520億噸、銅2.1億噸、鐵20億噸、磷2億噸、黃金3100噸、石油80億桶。

  蒙古國擁有儲藏量如此豐富的礦業資源,尋找一個能源使用大國作為出口成為必然,而處於經濟發展快速發展的中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擁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其機電産品、農産品、建築材料、紡織品等也頗受蒙古國的青睞。

  作為蒙古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和消費國,去年中國向蒙古國進口煤炭量為1800萬噸,今年可能達3400萬噸。另外,中蒙兩國今年還將簽訂煤炭出口及加工協議,未來20年內中國將從蒙古國進口10億噸煤炭。

  另據報道,蒙古礦業部副部長額爾登布爾幹在烏蘭巴托接受專訪時表示,蒙古正尋求8月與中國簽署一項燃氣項目和供應協議,包括建設兩座煤制氣工廠,其中95%的産量將通過管道運往中國。據稱,工廠將在2019年開始生産。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10月,在蒙註冊中國企業達到5951家,在蒙古國的礦産、紡織、建築、畜産品加工和服務等領域投資經營,佔該國外企49.11%。其中,礦業勘探、開發和礦産品深加工等方面尤為突出,佔中國在蒙總投資高達51%。

  跨境鐵路建設將成合作新熱點

  長達4710公里的中蒙邊境線上分佈著14個邊境口岸,其中內蒙古就有9個陸路口岸。通過這些口岸,中蒙兩國貨物運輸距離近、費用少、成本低,中蒙經貿合作如虎添翼。如果能建立地上交通樞紐,打通互通新渠道,中蒙兩國在旅遊、貿易、溝通方面都會有更大便利。

  鐵路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中蒙長達47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只有一條通過二連浩特和蒙古國扎門烏德的跨境鐵路。在中國領導人此次訪蒙一行中,中蒙雙方有望在鐵路領域進行合作交流。

  實際上,在2013年10月兩國簽訂的《中蒙戰略夥伴關係中長期發展綱要》就明確,雙方支援中國企業根據市場原則積極參與蒙古新鐵路建設的投資和承建工作。雙方將加快策克-西伯庫倫、甘其毛都-嘎舒蘇海圖、珠恩嘎達布其-畢其格圖、阿爾山-松貝爾等鐵路口岸及其跨境鐵路通道建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