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白領遊學要做好資産配置

  • 發佈時間:2014-08-19 16:4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本刊實習生 劉昕

  由40萬元年薪變成赤字40萬元,年近40的單身白領Kate,為職場進階放棄高薪職位,選擇去英國短期遊學。收入做了減法,那麼資産如何為她做加法?

  米蘭 昆德拉説,沒有一點兒瘋狂,生活就不值得過。年近不惑的Kate做了別人看來異常瘋狂的決定,放棄現在的高薪職位去英國遊學。而用電影《後會無期》的“放肆克制體”來形容她的顧慮,那就是有錢就會放肆,缺錢就要克制,説走就走似乎沒有這麼容易。

  單身白領收支“三分法”

  Kate在國外讀了本科和研究生,精通兩門外語。回國後遊走在外企間,有豐富的任職經歷,月薪2.5萬元,年底有雙薪年終獎。假如再算上她的投資收益,Kate年收入達到40萬元。正處於職業上升期的她,未來收入還有增長空間。

  目前單身的Kate支出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中,房貸月供8000元佔到了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每月基本開銷和個人消費合計6000元,佔月收入的24%;即使不與父母同住,貼心的她每月依舊會貼補父母2000元,佔收入8%。除卻以上支出,Kate每月結余9000元,佔到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工資的三分之一用來消費、三分之一用來置業、三分之一用來儲蓄,Kate把自己的收支安排得井井有條。

  尋求職場進階 借力遊學充電

  收入理想,Kate的能力在這份工作中也發揮得遊刃有餘,只是唯獨缺少了一些挑戰性。因而,一直在工作中尋找突破和實現自我價值的Kate有了換工作的打算。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她就在重新為自己作職業規劃。工作之餘不僅自費讀了一門管理類課程,並且還想借著本次換工作的空檔期,去英國以遊學的方式讀一門心理學或者管理學的短期課程,給自己人生充電。課程可以短至3個月,也可以長至一年,她預估學費加上生活費需要25萬元。

  掐算時間,今年已經過去大半,遊學需要準備時間,何況還有雙薪年終獎的誘惑,Kate覺得明年春節後辭職較為妥當。

  收入做減法 未來一年赤字40萬元

  “年輕時説走就走,成熟了就會有許多顧慮,積極形容是考慮週到,消極形容就是缺乏勇氣。”有了辭職的念頭,Kate就在心裏面做著自己的收支加減法。一邊是0收入;另一邊是一年10萬元的房貸、25萬元的遊學費用以及孝敬父母、人情往來的支出。收支扣減, 一年凈40萬元的赤字,成了Kate生活的牽絆。

  資産做加法 如何提高收益覆蓋還款?

  除去房産,Kate有130萬元的資産和116萬元的房貸未還本金。房貸利率方面,由於名下還與父母共有一套房産,她申請貸款時利率上浮了10%達到7.21%。

  資産方面,Kate目前持有15萬元活期存款和現金;100萬元投資了一款銀行理財産品,年化預期收益率為5.4%;前幾年陸續投資了一些資金在股票上,但一直都沒什麼起色,最近由於股市翻紅賬面凈值稍微回來一些,目前股票賬戶上大約有15萬元。全年總投資收益大約有6萬元。

  面對未來一兩年的收入銳減和支出壓力,Kate能藉此為她的資産做好加法嗎?她盤算著怎樣讓資産更有效率地做加法,幫她抵消部分遊學帶來的收入赤字。

  每月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稅後)

  支出

  本人月收入

  25000

  基本生活開銷

  1500

  外出就餐購物等

  2500

  娛樂休閒支出

  2000

  房貸

  8000

  孝敬父母

  2000

  其他收入

  0

  其他

  0

  合計

  25000

  合計

  16000

  每月結余

  9000

  年度收支狀況(單位:元)

  收入

  支出

  年終獎金

  60000

  旅行費用

  25000

  年末大宗購物

  10000

  人情往來

  2000

  孝敬父母

  5000

  健身費用

  3000

  其他收入

  60000

  其他

  0

  合計

  120000

  合計

  45000

  年度結余

  75000

  家庭資産負債狀況(單位:萬元)

  家庭資産

  家庭負債

  活期及現金

  15

  房屋貸款

  116

  理財産品

  100

  其他貸款

  0

  國債

  0

  股票(市值)

  15

  基金(市值)

  0

  汽車(市值)

  0

  房産(市值)

  350

  黃金及收藏品

  0

  合計

  480

  合計

  116

  家庭資産凈值

  364

  平衡有方 使遊學更安心

  文/ 本刊金融工作室國家理財規劃師LOMA 壽險管理師陳婷

  從Kate 目前的收支狀況、負債比率、流動性比率等家庭財務指標來看,她的經濟狀況處於良好、有序狀態。但因為明年初將出國遊學,短則三月,多則一年,所以這段時間Kate 收入將會直接驟降為0,而房貸、遊學費用這兩筆剛性支出則不會改變,為此,Kate 的確需要梳理一下,看看未來怎麼安排,能讓自己的財務狀況繼續保持穩健。

  遊學時長與剛性支出要“相吻合”

  遊學以後,Kate 原本的日常生活費、旅遊費用、年末大宗採購、孝敬父母等支出可以暫停,而每月還貸和學費、生活費這三筆剛性支出是無法回避的。

  也就是説,Kate 其實只能保證遊學期間,每個月可以順利還款,並能支付學費和當地生活費即可。那麼以Kate 目前的資金狀況,她大概能負擔得起幾個月的遊學時光呢?

  從Kate 現有的資産結構來看,由於股市近來行情逐漸走強,未來半年內有一定機會,因此15 萬元股票建議保留。100萬元整的理財産品也建議不要動用,用於累積生息。

  現有15 萬元的活期資金,加上未來工作半年(每月結余9000 元,半年大約能結余50000 元)及年終雙薪(60000 元),到明年春節左右,Kate 可結余和動用的流動資金大概能達到26 萬元(不考慮少量的理財收益)。不動用其他固有資金的前提下,26 萬元大概支撐Kate 在英國停留8~9 個月(房貸8000元一個月,遊學學費加生活費一個月20000 多元,合計每月純消耗3萬元左右)。

  如果想要在英國停留9 個月以上甚至12 個月,那麼Kate就需要動用理財産品或股票資金,或者向父母先借款援助了。

  基於經濟上的平衡考慮,建議Kate 在英國遊學半年為最佳,最長不要超過9 個月,以免給自己造成經濟上的困擾。

  以房“養學”要看是否舍得

  如果Kate 未來很想在英國多留學一陣子,比如一年甚至因為感覺好,繼續遊歷大千世界暫時不參加工作,為了保存一定的經濟基礎,在月度收支上又不至於太跼踀,那麼Kate 可以考慮將房子出租,通過租金收入抵消一大部分的房貸支出壓力。但即便每月增加5000 元左右的房租收入,如果真的要在海外遊學或舒適地遊覽,這筆收入可能還是無法長期覆蓋支出所需。而且,把自己的閨房出租給他人使用,Kate 也不一定會舍得。

  調整配置方式增加理財收入

  另一方面,Kate 的資産配置可以稍作調整,以便獲取更多的理財收入。

  比如,目前15 萬元活期資金可以直接全部轉入貨幣基金中,如興業銀行掌櫃錢包,匯添富基金現金寶等T+0 産品,流動性和活期一樣強大,但年化收益率遠超活期存款,年化收益率可達4%以上。雖然不是很多,但積少成多總是好的。

  未來半年的工作期內,Kate 領到工資後,也應該將其轉到貨幣基金賬戶中,有意識地聚沙成塔。

  Kate 目前持有的100 萬元的銀行理財産品,年收益大概5.4%,到期後可以轉為收益更高的産品,比如8%~9%的固定收益率類信託産品(選一年期即可),或者陸金所VIP 理財産品彩虹系列(30 萬元起投,目前兩款産品均為一年期,年化收益分別是8.5%和9%,雖然沒有擔保,但借款方是平安旗下的幾家投資公司,風險級別較低)。這樣一來,每年的理財收入可以增加3萬元左右。

  或者換個角度説,如果Kate 未來能以120 萬元作為投資本金,年收益率8%,那麼就剛好足夠覆蓋她的房貸月供需求,這樣,無論未來她是選擇繼續遊學,或者繼續工作也好,就可以減輕她心理上和經濟上的一塊最大的壓力了。

  股票投資方面,目前市場來看,繼續持有即可。未來回本後,可以考慮轉為指數型基金,讓基金公司代為理財,在國外期間不用再為國內的股票操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