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州:以港興市 實施海洋強市戰略

  • 發佈時間:2014-08-19 08:33:26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福州與海洋的親密接觸,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曇石山文化。而後,福州成為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更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如今,福州借“海洋強國”“海洋經濟強省”的東風,以港興市,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臨港工業發展迅速。按照“一帶一核兩翼四灣”的海洋開發總體框架,強化區域統籌,推進産業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聯動”發展。上半年,江陰港和羅源灣為重點的“南北兩翼”四縣(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增430.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9.2%。

  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福建省海峽現代漁業經濟區690畝啟動區已開展前期工作。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産業園規劃展示館已投入使用,填方工程完成一期徵交地7200畝,海洋研發中心、會議中心一期等項目正加快推進,國軒高科項目已落地。選址閩侯縣南通鎮的福州金魚産業園規劃用地面積1500畝,目前正在加緊籌備中,建成後將是集研發中心、種苗基地、標準化生産、展示産銷、休閒遊覽為一體的特色産業公園。

  涉海重大項目進展順利,選址馬尾瑯岐的東盟海洋合作中心正在編制建設方案。羅源灣海洋世界總投資9億元,佔地面積172畝,計劃于2015年2月8日前開業。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平臺今年5月正式揭牌,東盟海産品交易所同期展開試運營,東盟漁業産業園已通過審批,將成為産業鏈完善的園際漁業産業高地。宏東鯊魚軟骨素、海興保健食品、新大澤螺旋藻、高龍魚油等項目加快推進,均已研製出成品。

  “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快推進。成功在第十六屆海交會上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市長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的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知名學者專家,共同解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互聯互通與合作共贏。今年5月,福州市政府與開行福建分行、中非發展基金簽訂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基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籌建總規模100億元的海上絲綢之路基金。

  漁業經濟穩步發展。1-6月份,福州全市水産品總量117.5萬噸,同比增長8.11%,佔全省的36%;全市産值億元以上水産企業達45家,福清、馬尾、連江等縣(市)水産加工基地的地位不斷鞏固。遠洋漁業增加到408艘,佔全省的90%以上;1-6月,全市遠洋漁業産量達11萬噸、産值12.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10.3%;福州寵龍、恒盛昌(福建)投資有限公司等遠洋漁業龍頭企業在印尼瑟蘭島、金馬安、馬淡島3個養殖基地簽約面積13萬畝,目前建成投産8100多畝。

  福州,這座濱海城市瀰漫著濃厚的海洋氣息,“海上福州”的宏圖正在展開,一系列的海洋事業正在有效地推進。

  下一階段,福州將繼續發展臨港工業,加快形成羅源灣船舶産業集群,推進羅源灣、江陰港等煤炭儲備轉机基地建設,繼續以福清中景石化等項目為龍頭,推進江陰工業集中區化工新料片區建設,形成石油和化學工業上游産業鏈;加快福建省海峽現代漁業經濟區、恒興南方水産品加工交易中心冷藏加工基地、東盟水産品交易所建設,大力推進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産業園建設,主動承接台灣高端臨港工業和海洋新興産業,突出榕臺合作和海洋特色,力爭到2020年,園區産業增加值達420億元以上;培育海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食品、海洋工程材料等三大海洋新興産業,加快福清、連江和長樂等風電場項目建設,促進海上風電産業發展。打造瑯岐文化旅遊綜合體、定海灣遊艇旅遊綜合體等旅遊項目;引導産業優化升級,支援灣外養殖,消坡堤等技術,實施漁業品牌戰略,打響福州金魚、烤鰻、魚丸和海帶等品牌效應;推進改革創新,開展經營性無居民海島和商業性質用海招拍挂工作試點,實現海域使用權合理流轉。推進漁船和漁工互保,力爭全市遠洋漁業船員和漁船全部納入漁業互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