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行將開閘 收益與風險並存

  • 發佈時間:2014-08-18 18:30: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趙博 姜婷婷 潘清)自8月11日進入測試期以來,有望于10月中旬正式開閘的“滬港通”持續成為投資市場關注熱點。出於對“滬港通”的利好預期,諸多機構、股民躍躍欲試。然而專家分析指出,“滬港通”並不意味著單純利好,雙向互通的機制安排讓內地股市直接面對國際規則的考驗。與此同時,兩地交易規則、結算時間不同等導致的潛在風險,也值得重視。

  今年4月1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佈《聯合公告》,原則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滬港通”)。“滬港通”測試期從8月11日開始到9月30日截止,內容包括全天候測試、介入測試和全網測試。

  涼傘八位”易受國際資本流動影響

  東方證券分析師張靜景認為,“滬港通”使得A股市場和國際市場聯動性顯著增強,短期由於A股市場的相對配置價值的優勢明顯,對股指有拉升作用,但就中長期來看,為境外投資者開啟了這個便捷通道後,A股市場的“水位”更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此,更準確地説,‘滬港通’是內地股市正向波動的‘放大器’。”

  “資金的雙向流動也是‘滬港通’帶來的新課題。”財經金融評論員余豐慧説,“滬港通”的開啟將令內地股市的交易行為規則逐漸與國際市場接軌,一旦在執法監管上出現紕漏,在雙向互通的機制下,資金就會更多流向香港股市及國際市場。

  “‘滬港通’以藍籌股為試點標的,有助於A股迎來合理的估值修復,使藍籌股登上內地股市的中心舞臺。”華鑫證券投資總監仇彥英補充説,“這對熱衷於短線炒作的大多數散戶來説,將是潛移默化的心態改變。”

  投資者應做好跨境投資功課

  “‘滬港通’拓展了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便於調整投資佈局,對衝風險。”香港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説,整體來看,香港市場的銀行股比內地貴,工業股比內地便宜,投資者有望通過板塊選擇平衡投資盈虧。他同時表示,內地與香港的證券交易條例存有差異,對於投資可能帶來的風險,需要謹慎對待。投資者要主動學習,政府也應加強宣導,幫助股民充分認識跨境投資的風險。

  “內地政策時有變化,連貫性稍弱,香港投資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而打算投資香港股市的內地股民如果太關注內幕消息,可能會被大戶利用,因此不要尋找所謂的小道消息,應更關注上市公司本身的業績。”張華峰説。

  需注意兩地交割結算等不同

  “‘滬港通’實施初期,投資者可能不能像投資本地市場一樣靈活和熟悉,”香港中銀國際副總裁謝涌海説,這主要是因為兩地市場交割結算、交易日均不一致。香港市場採取T+2日交收制度,即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而內地是T+1;內地不允許“即日鮮”,及當天購買的股票最快只能在第二天賣出,香港則無此限制。

  他還指出,滬港兩市交易日不盡相同,投資者需要提前了解滬港通的假期安排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比如,聖誕、春節以及國慶假期期間“滬港通”將關閉,但香港或上海有一邊市場則會正常交易,持有對方市場股票的投資者如果擔心對方股市在此期間出現不可預料的波動,可能需要提前減倉規避風險。

  此外,內地股市每天有10%的漲跌幅限制,但是港股按照國際規則,沒有漲跌幅限制,這要求投資者有較強的承受能力。余豐慧提醒説:“港股的單日跌幅可能是非常大的。投資者應該做好基本面的研究和風險控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