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系統測試啟動三階段考驗各大券商

  • 發佈時間:2014-08-12 02:29:58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港通進入開通前的系統測試期。昨日,上證所啟動全天候測試滬港通運作情況,參與測試的券商相關業務部門多表示,測試時非常忙碌,但測試結果平穩。“我們已經成為上交所港股通業務先鋒會員,並參與了前期測試,測試情況良好。”招商證券有關人士透露,“具體系統功能而言,‘港股通’交易功能、賬戶功能、交易清算等核心功能均已基本完成。”據悉,內地已有約60家券商遞交了滬港通全網測試的申請。全網測試將在8月30日和31日啟動。

  內地率先進入系統測試期

  昨日,內地首先啟動滬港通系統測試。上交所首先啟動全天候測試滬港通運作情況。上交所表示,計劃于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間持續開展滬港通測試,並將分為三大階段——全天候測試、接入測試和全網測試。其中,8月16日、17日和23日、24日進行港股通生産線實盤測試,此前均為模擬測試。此外,全網測試將在8月30日和31日啟動。而通過了全網測試的券商,才能成為滬港通首批會員。

  中國證監會上週五亦稱,滬港通目前正在積極的推進過程中。據悉,已有約60家券商遞交了滬港通全網測試的申請。

  而據香港交易所的測試時間安排,首批金融機構要在8月23日及24日進行“連接測試”,目的是“核實及確認本身的系統已準備就緒”。此外,在8月30日及31日和9月13日進行二場“市場演習”。目前確定的香港第一批滬港通試點券商有110家。同內地一樣,通過全網測試的券商,才能正式上線。

  據了解,日前券商基本已經對測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今天上交所測試的結果很平穩。一切運轉正常。”招商證券有關人士對記者透露,“招商證券已經成為上交所港股通業務先鋒會員,並參與了前期測試,測試情況良好。接下來會繼續參與上交所、中登公司組織的‘港股通’業務各種測試。具體系統功能而言,‘港股通’交易功能、

  賬戶功能、

  交易清算等核心功能均已基本完成,處在進一步優化過程中。相關輔助功能也在加緊開發過程中。”

  最快在10月13日開閘

  此外,記者獲悉,除了準備系統測試外,諸多券商已經初步按照“證券和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的現有口徑,開始進行客戶篩選和培訓工作。“我們已經篩選出了符合條件的客戶,並且制定了獎勵機制。”安信證券有關人士介紹稱。

  “招商證券滿足條件的潛在客戶超過10萬。考慮到香港證券市場交易規則與A股的差異性,估計港股通業務開展之後,對經紀業務交易量的提升有一定的拉動作用。除交易量外,合格投資者的增長、佣金費率的提升、以及配套投行業務、衍生品業務的拓展也將對經紀業務産生積極影響。”招商證券有關負責人士對南都記者介紹説。

  記者注意到,從上交所給券商提供的培訓材料看,港股通開通後,佣金收入由經紀與其客戶自由商議。興業證券指出,滬港通最大引資規模或達9000億。昨日,受滬港通開啟測試的消息刺激,券商股表現活躍,呈現強勢拉升的走勢。諸多券商分析稱,未來滬港通或給券商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此外,業內預測,從滬港通總體進度安排看,滬港通最快在10月13日開閘。“目前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業務主要是要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及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應該要全面了解港股通業務規則、滬港股票投資差異、港股投資規則、港股投資風險、港股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香港市場特點、法律法規及運作機制等。”招商證券有關人士對記者介紹説,“‘滬港通’來臨之際,在香港市場上有兩類機會:一是投機性機會,可以選擇港股中H股比A股折價率高的股票,即相對於A股大幅折價,又有國企改革題材;二是投資性機會,可以選擇在香港上市市盈率低且分紅率高的公司,也可以選擇A股稀缺的新能源公司等。”南都記者梁永建

  ■延伸閱讀

  滬港通有望築基A股全球新地標

  種種跡象顯示,滬港通的實施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機:在長達5年的歐美市場牛市即將終結時刻,在全球市場中處於“價格洼地”的A股市場有可能成為國際資本的轉場目標。在滬港通機制下,這一較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將有望給A股市場帶來大量增量資金。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滬港通此次開閘適逢全球市場格局變化,其帶來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市場此前預期。

  種種跡象顯示,大量的國際資本正在從歐美市場和日本市場撤離,並流向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市場。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新興市場基金研究公司)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的當周,該機構監測的全球新興市場股基單周資金凈流入逾20億美元,達到77周以來的最高水準。截至7月30日的一週內,中國股基資金凈流入14億美元,創2008年二季度以來單周新高。

  不僅如此,面臨10月份即將開閘的“滬港通”,大量的國際資本正在香港囤積,靜待開閘的那一刻。香港金管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于6月份為5318億元人民幣,而5月份的數字為4440億元人民幣。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當歐美市場牛市終結的時候,中國市場的牛市才剛剛起步,因此,自然而然的,A股市場將受到全球資産配置的基金或投資者的青睞,他們應當會轉場A股市場,不管是QFII還是RQFII還是滬港通,都會給A股市場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據新華社電

  ■專家答疑

  滬港通僅共同交易日開放

  滬港通啟動時間臨近,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開始通過網志就市場最關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答疑。李小加指出,滬港通可謂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首班車,列車發出首日的上座率是否火爆,其實並非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列車平穩安全地行駛。

  額度先到先得

  李小加指出,滬港通是在中國內地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推出的一項創新計劃,在試點初期設置額度管控,是為了平穩有序、風險可控地推出這一計劃。在運作順利後,相信兩地監管機構將在綜合考慮額度使用程度、運作情況、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後適當調整額度管理機制,甚至可能逐步取消額度管理。所以不必太過擔心額度夠不夠的問題。

  與QFII額度制度不同,滬港通計劃的額度不是按申請行政分配給個別的券商,而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則分配,確保公平與高效。額度的分配完全依照買單的時間先後排序,與買賣的訂單大小無關。

  “為防止出現不公平‘佔位’的情況,我們將嚴格監控,儘量縮小買盤與最近成交盤之間的價差,從而防止不成交的買盤擠佔額度;而且不允許修改訂單——如果投資者需要修改已經發出的訂單,必須先取消該訂單,然後根據屆時額度餘額情況發出新訂單、重新排隊。”李小加説。

  只在共同交易日開放

  對於滬港通為何只能在兩地市場均交易的日子才開放的問題,李小加表示,如此安排主要是因為兩地市場的交易日並不一致,考慮到交易結算所涉及的本地及跨境付款事宜以及券商和銀行界的營運安排,尤其是兩地券商一般都不會在假日期間營業,滬港通只在上交所及聯交所均為交易日、且結算安排均可有序運作的日子才開通。

  “在滬港通開通後,兩地交易所會繼續與券商及銀行業界探討在假期提供跨境交易服務的可行性及市場需求。”李小加表示。

  投資者應先做好跨境投資功課

  在跨境投資者保護問題上,李小加強調,最重要的其實是培養“買者自負”的態度和能力。監管者可以打擊違法行為、讓廣大投資者免受非法之徒帶來的損失,但卻不能讓投資者避免由於沒做好“功課”而造成的後果。而跨境監管的難度與挑戰更應促使參與滬港通的投資者主動學習,充分認識跨境投資的風險。“在滬港通的監管保護問題上,我們要做到‘買者責任自負、主場監管盡責、客場監管配合’,三者之間充分互動與平衡。”據《上海證券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