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炒房客”危險了:限購鬆綁難成救市良藥

  • 發佈時間:2014-08-18 14:51: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浙江杭州、溫州等城市陸續出現“斷供棄房”案例。即購房者停止支付按揭貸款,將縮水房産甩給銀行。

  在許多地方樓市下行、房地産商家“千方百計去庫存”的當口,“斷供棄房”重現市場,案例從幾十起到上千起不等。這一現象傳遞了哪些信號?會給個人投資者、銀行及房地産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資金供應吃緊,炒家紛紛離場

  一位黃姓投資者2010年在杭州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向銀行按揭貸款323萬元,期限為15年,利率為當時基準利率上浮10%。還貸3年之後,黃某因無力按期支付本息,被銀行告上了法庭。

  法院審理後,判令黃某繼續支付尚欠銀行的本息及罰息計290余萬元,銀行對抵押房屋有優先受償權。記者注意到,黃某當時與他人在該樓盤還購買了另一套房屋,也面臨著同樣困難,因而出現了“斷供棄房”。

  據當地媒體報道,由於個別樓盤房價“大跳水”,杭州等地相繼出現業主“斷供棄房”現象。

  記者調查發現,杭州出現“斷供棄房”現象,主要是因為購房者資金供應吃緊,無法繼續還貸,該現象多發于“炒房客”群體。

  浙江一家國有銀行風險管理部負責人表示,“炒房客”受樓市持續下行影響,手持房産難變現而被“套牢”,資金吃緊情況比較普遍,當無力還貸而又“出貨”無望時,他們只好承擔賠本又賠息的風險。

  在房價同比連跌34個月的溫州,目前按揭貸款中出現“棄房”的案例41起。與商品房抵押貸款(炒房者)近千起“棄房”案例而言,雖然是“小巫見大巫”,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增加不少。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沒有證據顯示“斷供棄房”有進一步蔓延之勢,但隨著樓市持續下行,尤其是在一些遭遇樓盤“爆炒”的區域,無力還貸導致“斷供棄房”現象很可能增多。

  按揭風險上升,還貸意願下降

  快房網首席評論員程偉明認為,從目前情況看,“斷供”是原因,“棄房”是結果。這説明在樓市下行期間,原本被當成“優質資産”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可能暗含著未被注意到的風險。

  據分析,部分區域房價回落明顯,影響了投資者的還貸意願。此前一些商業銀行對購房者信貸資格審核不嚴,甚至默許其收入狀況造假,以及評估注水等行為,在一定意義上掩蓋了購房者真實的信貸能力。

  從“斷供棄房”的案例看,不管是“供不起”還是“甩包袱”,結果都是損失慘重。不僅房子沒了,首付、月供也“付之東流”。如果房子抵掉還不足以支付銀行貸款的話,也會在個人信用記錄中留下“污點”。

  杭州一家股份銀行個人金融部負責人表示,在房價上漲期,個人無力還款可通過出售房屋來緩解壓力,而在樓市掉頭向下情況下,一旦無力還款,房子難以出手,即使出手也會縮水,其投資風險開始凸顯。

  業內人士認為,“斷供棄房”現象給投資者特別是“炒房客”敲響了警鐘。購房應該量入為出,不能盲目承擔超出個人償還能力的貸款,而要結合收入情況量力而行。

  財經評論員葉檀表示,雖然房産目前依然是風險較小、收益較高的貸款品種,但“棄房”已使“信用裂痕”顯現,銀行一旦成為“房東”,擁有賬面資産卻無法轉換為現金將會波及整個信貸市場。

  限購鬆綁難成救市良藥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陸續放鬆“限購”,而銀行方面的反應並不積極。

  一位金融監管部門人士告訴記者,“斷供棄房”會增加金融系統房貸壞賬風險,“銀行信貸品質跟房地産信貸品質高度正相關,商業銀行今後可能不再把房貸當作優質貸款了。”

  對於銀行而言,嚴格審批住房信貸才能化解未來“被迫當房東”的風險,這已成為多家銀行的共識。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産抵押貸款的逾期率和逾期額在上升,也成為下半年重點防控的風險。

  儘管一些地方出臺措施促進房地産市場回升,但“限貸”鬆綁卻難獲銀行回應。就銀行而言,前期“高杠桿”帶來的按揭風險需要儘快消化,同時繼續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實施從緊政策,避免出現新的風險。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新發佈報告稱,要警惕中國房地産鬆綁限購之後投機再起。一旦宏觀管理層全面放鬆限購和限貸,被壓抑一時的市場投機需求可能反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