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中科集團環保産業發展之路

  • 發佈時間:2014-08-18 14:40: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18日電(記者吳晶晶、楊維漢)近年來,我國城市垃圾問題日益突出,隨意堆放的垃圾嚴重污染了大氣、水和土壤,成為城市發展的“毒瘤”。中國科學院所屬的高科技企業集團中科實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環保産業實踐,有效推動解決“垃圾圍城”的狀況,並使垃圾“變廢為寶”。

  上世紀末,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中科院前瞻性地部署了固體廢棄物處置技術的研究課題。2000年,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完成了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儲備。

  “中科集團從成立起就承擔著中科院科研成果轉化的任務。當時,我們敏銳地把握住了這一新興産業的發展機遇,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為主線,將生活垃圾處置技術商業化、市場化、産業化,走上了發展環保産業的道路。”中科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張國宏説。

  自2001年起,中科集團已經在這條綠色産業之路上行進了13年,在浙江鎮海、浙江慈溪、山西汾陽、四川綿陽、廣西防城港、山西晉城等地投資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及其他環保産業項目有的已經順利運營,有的正在建設或項目前期準備中,為當地環境保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以浙江慈溪為例,集團旗下的慈溪中科眾茂環保熱電有限公司承接了慈溪市所有城市生活垃圾處置任務,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達2000噸,年發電量2.16億度,年減排溫室氣體20萬噸,累計處理生活垃圾247萬噸,節約因垃圾填埋處理消耗土地約1500畝,並利用焚燒垃圾産生的熱量進行熱電聯産,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十多年來,技術創新始終是中科集團企業轉型和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應用初期,由於生活垃圾熱值較低,焚燒爐輔助燃料消耗較大。隨著生活垃圾中可燃包裝物等增多,熱值不斷提升,輔助燃料的需求減少。為此,中科集團組織技術攻關,通過對焚燒爐結構優化、系統改進和精心調整等一系列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輔助燃料的消耗量,同時減小了鍋爐腐蝕、積灰和磨損,提高了運作穩定性,極大地提升了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依託中科院是我們的特色。”集團副總裁沈波説,集團堅持産學研相結合,使環保産業發展從“機會導向”轉向“戰略導向”,就是從“有什麼就用什麼”,到根據市場需求定下一個戰略目標,根據這個目標整合技術和科研成果。

  牽頭“九五”攻關課題“城市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及綜合利用”,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焚燒阻滯二惡英産生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中科集團一直堅持投入大量研發經費,結合環保産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與中科院研究所、大學共建技術研發平臺,通過合作研發、委託研發等模式,促進中科院各研究所的技術成果真正滿足産業發展需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在不斷改進自有技術的同時,中科集團還積極開展新技術的研發,做好技術儲備。集團和國內廠商合作,開展提高餘熱鍋爐參數的研究工作,將原工藝參數的主蒸汽溫度由400℃提升至450℃,這項技術可使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效率顯著提高,目前已在中科集團的在建項目中應用。

  “早期我們做垃圾焚燒項目,只是提供技術和工程設計,現在已經轉變到提供技術整合,為當地政府制定一個所有的整合化解決垃圾等固體廢物的方案,從單一項目到建設迴圈經濟産業園區。”集團副總裁方建華説。

  張國宏説,“依託中科院強大的科研力量,我們將不斷提升産品服務、技術、資本‘三位一體’的核心競爭力,建設戰略落地實施、運營標準化、人力資源‘三輪驅動’的基礎支撐體系,讓創新真正成為企業的內生動力,為我國環保事業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