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十年後重回王座:小米聯想稱力壓三星

  • 發佈時間:2014-08-18 13:55: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年初小米自曝銷量超三星後,聯想昨日發佈的財報援引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稱,今年二季度,聯想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2.5%,力壓三星成功登頂。 “這一幕頗似十年前波導、熊貓等國産品牌力壓摩托羅拉、諾基亞登頂的輝煌,會否堅挺不得而知,或者也會重走波導覆滅之路,但目前值得彈冠相慶。”一名國産手機行業多年從業者如是感慨。艾媒諮詢董事長兼CEO張毅則擔憂“繁華背後,憂大於喜”。

  榮辱輪迴

  聯想集團昨日發佈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最新季度財報,全球PC市場份額接近20%,連續五個季度坐穩王座。更引注目的則是其智慧手機業務。援引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聯想表明,“今年二季度,聯想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2.5%,力壓三星成功登頂”。而在本月初,另一家調研機構Canalys則稱,小米手機二季度中國市場份額達到14%,同樣力壓三星登頂。也有機構宣稱,三星仍然把控中國市場寶座。

  基於調研機構統計方法和半徑的差異,糾結到底誰第一其實並不重要。張毅認為,最核心的資訊是:“大牌外資廠商三星被國産手機斬落馬下,即便二季度數據無法夯實,相信國産手機無懸念登頂不會晚於今年。”

  公開資料顯示,國産品牌上一次登頂中國手機市場還是十年前,“手機中的戰鬥機”波導2003年、2004年銷量均力壓摩托羅拉、諾基亞,那是熊貓、TCL、夏新、科健等第一代國産手機輝煌的頂峰(2000-2004年)。

  但從1989年摩托羅拉3200(俗稱“大哥大”)進入中國後的25年裏,無論功能機還是智慧機時代,市場主要由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三星等外資品牌掌控。

  因何復興

  事實上,小米、聯想拿三星做比較的措辭已屬謙遜,根據IDC提供的具體數據,二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前四名依次為聯想(12.5%)、小米(12.4%)、酷派(11.5%)、華為(11.4%),算上列入前十榜單的VIVO、中興、OPPO、金立,八個國産品牌整體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7%。

  但相形見絀的則是,三星僅以9.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五,而在今年一季度,這一手機霸主還以19.9%的市場份額遠遠甩開其他企業。另一家大牌國際巨頭蘋果則以6.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六,較一季度下滑2.2%。

  國産品牌因何逆襲登頂?與IDC齊名的另一大國際權威調研機構早在2012年研究報告中就指出:“國際品牌在中國中低端智慧手機市場缺乏競爭力,中國品牌正在積累知名度,分銷渠道比國際競爭對手更成熟,因此其可以從智慧手機市場中獲得更多份額。”

  張毅則認為,歷史驚人的相似,如同功能機時代國産手機輝煌時期與國際巨頭的“零技術鴻溝”,中國智慧手機進入産業鏈“無技術門檻”階段,國産品牌與三星、蘋果採購一樣的原件,然後以高性能、低價格衝擊中低端用戶,加上純熟的運營商補貼渠道和網路行銷攻勢,能夠以較低的利潤攻佔市場。

  危大於喜

  易觀國際研究總監呂永昌認為,只有消費者能記住的市場有影響力的大品牌才能越活越好。登頂有利於拉開和競爭對手的差距。

  同樣的算盤幾乎出現在每一家國産手機品牌心中。但張毅擔心,市場正在重回第一代國産手機惡性價格競爭的年代。“很顯然,外資品牌市佔率低但利潤高,把高端用戶的‘肉’吃光,而國産品牌正在啃越來越難啃的中低端用戶的‘骨頭’。”

  張毅認為,國産廠商熱衷爭搶人口紅利,而三星、蘋果在研究下一波手機技術變革。“國産品牌每次都重復跟隨戰術,至多兩年,到2016年底,市場會再度因技術變革洗牌,國産品牌又會迅速滑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