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核桃産業提質增效促林農增收

  • 發佈時間:2014-08-15 15:12: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讓一個核桃果産生一棵核桃樹的收益”

  ——雲南核桃産業提質增效促林農增收

  新華網昆明8月15日電(記者潘潔)“2000年我的年收入只有1萬多元,而去年核桃種植給我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已開上現代牌小轎車的村民李偉洪告訴記者。金秋時節,雲南省昌寧縣耈街鄉蔥翠的核桃樹下,兩個一對、三個一簇的核桃果壓彎了枝頭。

  耈街鄉核桃種植歷史非常悠久,百年以上的核桃樹就有2.6萬株,最老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然而,過去村民只是在自家房前屋後零星地種植幾株核桃樹,誰也沒想到利用核桃發家致富。

  自2000年起,當地政府開始組織大家集中育苗,進行規模化種植,每畝地種植7株至8株核桃樹。“雖然苗是免費給的,但我們很多人還是擔心種核桃會影響地裏包谷、洋芋的收成,大傢俬下抱怨很多。”李偉洪告訴記者,“現在回想起來,政府當時的決策確實是正確的。”

  “2005年起,我們將重點從強化種植改為優化種植,林業局的技術人員會專門過來做培訓,教農民樹榦塗白、病蟲害防治以及品種改良,用優質品種大泡核桃對原品種進行高枝嫁接。”耈街鄉金馬村村支書張正仁介紹説。

  2008年,張正仁又發動群眾成立了興農金果泡核桃專業合作社。“一開始我們建合作社是為了向村民提供技術指導,教他們進行樹榦的修剪、防治病蟲害。現在我們主要是幫村民做代銷,將收購的核桃進行統一分級打包後運往大理。”張正仁説,“我們正計劃花30萬元租地建廠房,購買烘烤爐等設備,對核桃進行深加工。”2013年,興農金果泡核桃專業合作社總産值達2266萬元,輻射帶動516戶農戶增收1032萬元。

  耈街鄉是雲南眾多傳統核桃種植地走上産業化之路的縮影。據雲南省林業廳廳長侯新華介紹,通過對核桃産業進行種植補助,雲南省核桃種植規模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增長了近10倍,目前種植面積已突破4000萬畝,成為全國核桃第一大省。2013年全省核桃産區農民每人平均核桃收入超過900元,核桃已成為促進山區林農增收的“致富樹”“搖錢樹”。

  “未來我們將由扶種植向扶管理、扶加工、扶市場轉變。”侯新華在全省核桃産業推進會現場給各州、市林業部門的參會人員算了一筆經濟賬:“同樣是一畝核桃,按照目前的平均産量只有49公斤,原果銷售收入就是1000多元;通過落實科技措施,加強撫育管理,産量、産值就能實現成倍增長;如果通過龍頭企業加工增值,最終産值就可能實現十幾倍的增長。而如果依託核桃種植基地發展休閒體驗生態莊園,則可以帶動林下資源開發、特色産品加工、旅遊餐飲娛樂等産業綜合發展。”

  “我們要讓一個核桃果産生一顆核桃樹的收益。”侯新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