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標本兼治著力“融”通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4-08-15 05:59: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公佈,要求金融部門採取綜合措施,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意見》多方著力,標本兼治,凸顯出的資訊值得關注——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企業融資成本偏高,是當前實體經濟運作中的突出難題之一。但是,受益於湖南省瀏陽農商行發行的“福農卡”,瀏陽大瑤鎮的個體戶何球華卻把自己的水果攤位經營得有聲有色。“不需要抵押,純信用貸款最高能貸到10萬元。瀏陽農商行都存著我們的資訊,每年到期續貸七八分鐘就能完成,很方便。”何球華説。

  實際上,在何球華和瀏陽農商行成功合作的背後,是相關部委和金融主體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不斷探索。此次出臺的《意見》,更是將各項涉及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和政策具體化,對市場比較關心的貨幣政策走向、發展直接融資、利率市場化等也都有明確表述,這有利於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常態化、制度化。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金融領域改革中的利率市場化,有利於金融資源在國有部門和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私有部門之間的合理配置,起到加強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融資約束、同時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

  另外,小微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往往呈現出“短、頻、急”的特點,但在傳統的信貸模式下,小微企業貸款程式繁瑣,效率不高。

  目前,這些情況已經有了明顯改善,興業銀行的“連連貸”、泉州銀行的“無間貸”都可解決小微企業的“倒貸”難題。在《意見》中,“優化審貸程式,縮短審貸時間”更是一大亮點,為接下來商業銀行如何開展小微企業貸款指明瞭方向。

  具體來看,提前進行續貸審批、設立迴圈貸款、實行年度審核制度等措施,可減少企業高息“過橋”融資;鼓勵商業銀行開展基於風險評估的續貸業務,可讓達到標準的企業直接進行滾動融資。企業將不再受傳統授信模式“到期還款再續貸”的制約,財務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省略環節取消收費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産品的規範力度逐步加強。自國務院明確提出“理財産品資金對接實體經濟”、“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等要求後,多家商業銀行已推出一些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據不完全統計,自開展“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試點以來,浙江轄內的工商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招商銀行等機構已累計發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金額2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意見》的逐步落實,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對影子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的管理,也將對用好增量貨幣、支援實體經濟、保證財産獨立性、充分資訊披露等産生較大作用。“縮短企業融資鏈條不是某一個金融機構可以做到的,需要綜合治理才能産生效果,此次由國務院牽頭推動,對落實政策和推進多方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説。

  另外,自8月1日起,企業在從銀行獲取貸款過程中繳納的一些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將被“叫停”。這些不合理收費,有些是銀行收取的,有些則是擔保、審計、保險等仲介機構收取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大,資金緊缺,逐年上升的擔保費讓企業有些難以承受。”《經濟日報》記者在江蘇調研時,格美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就擔保費率逐年增長表達過擔憂。

  關於企業融資過程中仲介機構和有關部門的收費行為,《意見》有進一步的規範。接下來,全國將加強專項檢查,對於檢查中發現的違規問題,將依法依規嚴格處罰。

  創新服務對接需求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落腳點還是在服務上。不同生命週期的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截然不同,因此,充分調動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各項融資工具,通過創新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著重要意義。

  以保險為例,《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開展“保險+信貸”合作,促進更多保險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這意味著,未來更多銀保創新産品的問世,將對小微企業的融資産生積極作用。

  事實上,目前有些商業銀行已開始推出相關産品,借助保險撬動更多信貸資金。如交通銀行推出的信用履約保證保險貸款,就是與保險公司合作,為已購買信用履約保證保險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

  同時,如何綜合運用多個金融平臺為企業提供服務也極為關鍵。如中國銀行搭建起“中銀全球小微企業投資服務平臺”,整合海內外資源,撮合海內外中小微企業相互投資合作,支援中小微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從而提升了我國中小微企業技術和管理水準,提高了自身發展能力和內源融資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