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部委反壟斷劍指國計民生領域

  • 發佈時間:2014-08-15 05:31:1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近段時間,相關部門對克萊斯勒、奧迪、賓士等跨國汽車企業及IT巨頭微軟開展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引起了各界關注,此前,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已經持續近一年。

  事實上,自2008年《反壟斷法》出臺,先後有液晶面板、白酒、乳粉等行業遭遇了反壟斷調查。其中,反壟斷涉及的既有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在被調查的本國企業中,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被處罰的企業裏,既有上市企業也有非上市企業。

  在市場經濟國家,反壟斷法向來有“市場憲法”之稱。反壟斷作為一項法律制度的執行,從根本上説是遵循市場規則。一直以來,發達國家通過嚴格的反壟斷執法,限制大公司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給新興的創新企業創造公平的發展空間,以維護市場有效競爭,保持經濟的良好運作。近年來,我國加強反壟斷的一系列動作,可以説是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舉措。

  今日南方日報推出“聚焦市場公平”特別報道,以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反壟斷行動作為切入,通過採訪權威專家和政府部門,深入梳理和剖析近年來的反壟斷案件與法規,為讀者厘清新聞背後的真相,敬請垂注。

  ●南方日報記者 陳若然

  策劃:牛思遠

  湖北物價局日前通報了武漢4家寶馬4S店存在價格壟斷,並對4家經銷商給予行政處罰,罰款162.67萬,成為近期相關部門對汽車行業啟動反壟斷調查後的首張落地罰單。自今年6月以來,針對國內汽車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已引起外界的強烈關注。

  與之同一時間展開的,還有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高通的反壟斷調查。7月29日,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在中國的4個經營場所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8月6日,工商總局發佈官方消息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

  已處罰多行業壟斷行為

  繼湖北物價局之後,國家層面的更大罰單近期也有望落地。此前,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透露,現已查明克萊斯勒、奧迪兩家企業確實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會受到相應處罰。此外,國家發改委已完成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

  業內人士指出,結合去年以來的眾多案件,可以看出國家反壟斷的閘門已開,而且這僅僅是個起點。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地位,力舉“創造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強調“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作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重要工具,未來反壟斷執法漸趨嚴格將成為一種必然的方向。

  自2008年8月《反壟斷法》頒布,至今已經實施6週年。南方日報記者梳理髮現,自2013年開始,我國查處的反壟斷案件明顯增多,以國家發改委為代表的相關部門,在反壟斷調查上開始密集發力,查處數件震動業界的壟斷案件。

  在2013年之前,反壟斷大案十分鮮見。到2013年1月,國家發改委對三星等六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産廠商的3.53億元的鉅額罰單,打破了這種靜默期。這是中國首次制裁境外企業價格壟斷。

  緊接其後,發改委陸續向白酒、乳粉、黃金等多個行業的壟斷行為“開刀”,罰單金額也不斷創下新高。

  2013年2月19日,發改委對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壟斷行為實施處罰,合計罰款4.49億元人民幣。其中,茅臺被罰2.47億,五糧液被罰2.02億。上述罰款金額佔兩家酒企2012年銷售額的1%。

  根據《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第四十七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業內人士指出,對茅臺五糧液的處罰,在業內無異於一場小地震,茅臺和五糧液皆繫腰板強硬的明星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兩家酒企受重罰前,不少企業不時在定價環節踩“紅線”。

  更大力度的處罰卻還在後面。2013年8月7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被調查的奶粉企業存在對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價格控制行為,排除和限制了市場競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除了白酒、乳企兩單大的罰單,2013年珠寶、眼鏡、醫療行業也招致了反壟斷“大棒”。經過兩年幾單大案的整肅,《反壟斷法》也日漸成為市場整頓的“利器”。

  三部委合舉反壟斷大旗

  專家表示,與其他一些國家由一個機構裁定反壟斷行為的制度設計不同,我國的反壟斷治理是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三個部委共同完成的,三方各司其職,通力合作。

  同樣是針對反壟斷,分工如何分,合作又怎樣合?此前,面對媒體的提問,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公開解釋:“發改委是負責價格壟斷行為,所以凡是和價格有關的壟斷行為他都管,但是經營者集中除外;經營者集中是由商務部管;價格壟斷行為包括了卡特爾壟斷協議或者叫企業合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發改委管的這兩種行為中,如果與價格無關就由國家工商總局來管。”

  而國家工商總局和商務部在反壟斷大棒的揮舞中也各司其職,推動著這條大船前行。據了解,商務部反壟斷局主要負責處理企業兼併申請,就近年的案例來看,商務部主要針對經營者集中,即通常所説的並購、收購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曾處理過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附條件批准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等20余起重大集中交易。

  此外,就在今年6月,商務部還否定了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與達飛三家航運公司的並購案。商務部表示,三家公司設立的P3網絡中心,使這三家航運企業形成了緊密型聯營,其合併後的歐亞航線裝箱班輪運輸服務合併運力份額高達約47%。這已經構成了“具備一定市場力量的企業通過經營者集中進一步增強市場力量”的壟斷行為。

  在收到來自商務部的否決之後,三家公司宣佈“放棄P3”計劃。有媒體評論,此舉顯示隨著國際貿易地位的提升,中國在國際商業並購事務中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發言權。

  近期,針對微軟、高通的反壟斷再次將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有外媒質疑,這是中國政府在有意向外企施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8月9日公開表示,中國《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況。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此前也一再強調:“我們的調查工作沒有背景,是很純粹的反壟斷執法。”

  ■連線

  廣州律師協會公平貿易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白沙——

  “對大企業是矛,對中小企業是盾”

  “我覺得中國執法機構,包括中國的學者和律師,這幾年在反壟斷這一塊進步非常快。”廣州律師協會公平貿易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白沙表示,執法機構在執法的過程中普法,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對反壟斷法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反壟斷法》對大企業來説是矛,對中小企業來説是盾,通過案例執行,雙方都在運用和遵守法律,無疑推動了整個市場體系向競爭有序方向的完善。”

  對於近期一些外企受到反壟斷調查的現象,張白沙表示,“反壟斷法原則上對企業要求都是相同的”。他指出,此前我國的反壟斷案例涉及醫藥、造紙、液晶面板、水泥、保險、船舶代理等多個行業,被調查的既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並不存在針對外企的問題。

  “只要是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相關部委看得都很緊,因為牽涉到老百姓的廣泛利益,你把價格搞高肯定不行。如醫藥行業的反壟斷和此前天津的房屋仲介反壟斷。”張白沙表示,排外的説法是單一和片面的。未來,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仍將是反壟斷的重頭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