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燒完24億元 電商收穫什麼

  • 發佈時間:2014-08-14 08:33:44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此前取消乘客返現補貼後,近日快的、滴滴兩大打車軟體,也不再對司機進行補貼,這意味著曾經瘋狂一時的打車軟體補貼大戰到此終於偃旗息鼓。不再燒錢,還有人用打車軟體嗎?記者走訪發現,“零補貼”的市場比“大戰”之時冷靜不少,乘客不再有事沒事打個車,司機也不會招手不停只“搶單”。在“零補貼”成為“新常態”之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打車軟體,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還能靠什麼來贏得用戶?

  補貼停後:司機乘客熱情都降

  昨天早上八點半,記者在和平區沙市道使用滴滴打車叫車,發出訂單1分鐘左右,銀建出租公司的司機李師傅接單,這是他早上搶到的第4單,此時他在滴滴系統裏的名次排到了1萬7千多名。“從上周開始司機客戶端就沒有補貼了,只在早晚高峰搶兩單補貼5塊錢,雖然力度小了,但總比沒有強,很多計程車都是一邊拉活,一邊順路搶單。”李師傅説:“打車軟體還是挺有用的,像在五大道裏面有很多單行路,計程車很少空駛進去,乘客打車比較難,這時候用打車軟體,乘客方便我們也敢開進去了。”

  據了解,始於去年底的這場“補貼大戰”,從今年3月開始逐漸縮水,到5月份滴滴和快的陸續取消了乘客端補貼,使用者驟減。有數據顯示,在補貼大戰高峰期,60%以上的網民選擇使用軟體打車;但是停止補貼後,只有不到30%的網民還有使用意願。

  電商盯上商務租車

  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這兩家打車軟體光是用於補貼的資金加在一起就超過了24億,熱鬧的燒錢大戰雖已落幕,但模糊不清的盈利模式依然讓行業前景堪憂。龔鉑洋認為,此前補貼的本質是在培養用戶習慣和積累用戶數量,從中産生的龐大數據未來將成為重頭戲,打車軟體今後在廣告、拼車、商務租車等領域都有很大發展空間。

  當人們的注意力還膠著在打車軟體的熱度時,滴滴和快的已經“暗渡陳倉”,將觸角延伸到商務租車市場。與“打車”相比,租車市場能通過提前扣款和返傭模式獲得更大現金流。目前,快的推出了“1號專車”,滴滴推出了“商務打車”,另外一款商務租車平臺“易到用車”最近也獲得了百度的投資。至此,BAT三大巨頭在網際網路的地圖、移動支付、本地生活服務實現一個O2O的閉環,讓更多的用戶從線上走向線下,一盤真正的“大棋局”才剛剛開始。

  業內觀點

  羊毛出在豬身上

  牛來買單

  有人説電商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牛來買單。正是在這一思維方式的支援下,電商打車燒錢大戰就出現乘客、出租司機和電商皆大歡喜的局面。

  對於有人質疑“燒錢”是否只賺了“人氣”,電商行業專家龔鉑洋認為:“雖然滴滴和快的燒了二十多個億,看似沒有換來什麼,但是我們不能用傳統的商業思維來考量投入産出比。”他解釋説:“兩大打車軟體的背後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博弈,網際網路巨頭通過搶佔移動網際網路入口已經形成手機端的壟斷,如今無論是已經在港上市的騰訊,還是即將赴美上市的阿裏,公司的估值水準都因此大幅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