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吸收社會資本補公共服務"短板"大有做頭

  • 發佈時間:2014-08-14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黑龍江省在供熱、供水、污水治理以及養老等公用基礎設施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吸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與運營。調動社會資本投資基本公共服務的積極性,既有利於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還能起到優化投資結構、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值得肯定。

  基本公共服務不僅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還包括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交通、通信、公用設施、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費安全和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是個涵蓋範圍很廣的領域。近些年隨著政府對民生投入的持續加大,我國基本公共服務擴展和提升的速度較快。但總體來説,公共服務還屬於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板”,供給不足、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比如,養老服務短缺,“幾十年等一床”現象頻現。目前全國養老床位共有500萬張左右,但按照國際上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5%的標準,我國現在至少需要1000萬張,床位缺口高達500萬、資金缺口高達5000個億,這個數字尚不包括龐大的土地費用。

  又如,優質醫療資源不足,且主要分佈在大城市,結果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看病難“頑疾”久治不愈。

  再比如,住房保障的缺口也很大。在我國,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落後城鎮,都有大量群眾居住在條件簡陋的棚戶區裏,這些群眾大多收入低、生活窘迫,住房保障靠他們自己很難解決。保障好這部分公共服務,需要一筆十分可觀的投入。

  不止於此,在人口密集、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公共設施集聚的大城市裏,也還潛藏著不少並不那麼美好、需要著力改造的東西,如空氣品質難言清新,“蝸牛車”滿街爬行,“逢雨必澇”已成常態,等等,公共服務供給的品質和數量都有很大提升空間。

  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大有做頭。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國加快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關鍵期。人們對公共服務需求和期望的不斷增長、老齡化的明顯加速、城鎮化穩步推進及由此帶來的人口大規模流動,都將對公共服務的籌資與服務能力提出巨大挑戰,同時也將帶來無限商機。各地區各部門要有意識地增加公共産品有效供給,通過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資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補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這既是群眾急需、經濟發展所需,更是政府應盡責任。廣大企業也要抓住機遇,積極行動起來,深挖公共服務中蘊藏的財富“金礦”。(經濟日報評論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