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美贛南振興潮涌

  • 發佈時間:2014-08-14 05:39: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實施兩週年之際,我們驅車從南昌出發,追逐著藍天白雲,一路向南,踏上了這片曾經孕育過新中國的紅土聖地。80多年前,年輕的中國共産黨在這片南方山區,進行了攸關中國前途命運的偉大探索。今天,929萬老區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著又一場偉大的探索。

  盛夏的贛南大地,青山綠水,生機勃勃,奔涌著振興發展的氣息。

  沐浴政策的春風

  在江西南端的縣城龍南縣,縣委書記薛強站在“深商(龍南)産業園規劃展示牌”前,信心十足地説,這個産業園規劃總面積1萬畝,將依託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數千家優質會員企業的資源,建設電子資訊、機械製造、生物制藥、印刷包裝和倉儲物流等5個組團,打造出一座主導産業突出、産業鏈完整、宜居宜業、功能完備的産業新城,成為推動龍南發展的新增長極。

  就在幾年前,這片緊鄰“珠三角”的區域,還是“得風不得雨”,更多是被動承接服裝、皮革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移。如今,沐浴蘇區振興政策,曾一度代表贛南落後面貌的龍南縣,以産業升級推動園區升級,已成為江西開放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是真金白銀的國家政策,讓龍南有了足夠的發展底氣。”在去年升格為國家級的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鄒大勇告訴我們,隨著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收、基礎設施投入加大等政策紅利的釋放,龍南已經成為外商眼中的“香餑餑”。

  長期以來,贛南地區因貧窮落後,又是革命老區,常被稱為江西的“窮”“老”“大”。蘇區時期,93萬贛南兒女中,有三分之一投身革命,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108222人,佔全國的7.5%,加上經濟投入不足、資源稟賦較差等因素,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準,至今還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1年,贛州主要每人平均經濟指標只有全國平均水準的3至4成,還有215.46萬扶貧對象,69.5萬戶、近300萬人居住在危矮破舊的土坯房中,42萬人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撫恤補助為生。

  推動贛南老區振興發展,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奮鬥理想,寄託著蘇區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熱切渴望,更牽動著黨中央的情愫關懷。

  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一份情注革命老區的溫暖厚禮,從首都出發抵達贛南,從此開啟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宏偉實踐。

  “《若干意見》9個‘試點’、5個‘試行’、4個‘探索’、6個‘試驗區’‘示範區’、13個‘重要基地’、30個‘重大項目’、20個‘優惠’‘補貼’和133個‘支援’‘扶持’。這是我們的‘幸福寶典’,裏面的每一條,都連接地氣、切合實際,和民生相關,與發展相連,充分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感慨地説。

  《若干意見》實施兩年來,國務院及國務院辦公廳下發10個文件,38個國家部委出臺43個振興發展具體實施意見或支援政策,39個部委對口支援贛州18個縣(市、區),330項江西省直部門聯動推進的重點建設任務……一條條惠澤贛南“幸福通道”的開闢,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洼地”和發展“高地”加速形成。

  強健騰飛的翅膀

  “有公路的地方就有傢具廠,幾乎家家戶戶都跟傢具産業有關。”這是我們在“中國中部傢具産業基地”贛州市南康區採訪時的所見所聞。然而,經過初期的快速發展,南康傢具産業“散、亂、小”等弊端逐漸顯現出來,面臨著不可持續的境況。

  “《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支援南康傢具産業基地建設,讓南康傢具産業迎來了歷史性的轉型發展機遇。”區長何善錦告訴記者,南康傢具産業80%的木材來自進口,高達285萬立方米的年用量,卻大都是轉自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二手貨”。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支援下,該區正在推進“進境木材檢驗檢疫監管區”建設,這無異於把口岸“搬”到了家門口,每年將為當地傢具企業節約20億元成本。“為放大政策效應,我們加快搭建檢測、研發、物流、商務、金融等公共服務平臺,推進産業分工合作、提質增效,力爭到2016年將其打造成為千億級産業。”何善錦説。

  “進境木材檢驗檢疫監管區”的建設,僅是國家對口支援贛南提升經濟發展平臺建設的一個縮影。贛州市發改委主任梁丁盛坦言:一個設區市,已有3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綜合保稅區和13個省級開發區,並設立了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字號”技術創新平臺,放眼全國也不多見。一個個重大經濟平臺批准建設,構築起贛南産業集聚裂變的新支點。

  一大批基礎設施快速推進,更平添了贛南地區的發展後勁:贛龍鐵路擴能改造,贛韶鐵路即將通車,昌吉贛客專今年開工,贛州黃金機場投入擴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12個輸變電工程投入運營,26個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華能瑞金電廠二期和神華集團燃煤發電加緊推進,能源綜合保障不斷加強……

  把政策優勢、地緣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去年以來,依託央企入贛投洽會、贛臺經貿會、光彩事業贛州行等重大招商活動,簽約項目269個,投資總額達到4299.64億元。

  一樁樁、一件件,出臺的是政策、制度,提供的是人才、資金和項目,觸摸到的是中央決策與國家各部委對贛南人民沉甸甸的厚愛和對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傾力扶持的決心。

  向陽花木易為春。數字雖然枯燥,但往往最能説明變化。3年來,贛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突破3000美元;固定資産投資突破1300億元,年均增長32%;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實現“3年翻番”;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3%,增速由全省末位前移至第1位;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以來,新增企業6800多家,較政策執行前增加了67%;兩年前,贛州沒有投資過百億元的企業,如今已有6家。

  挺起自強的脊梁

  行走于贛州工業園區,蓬勃發展的産業經濟以及轉型升級的堅實步履,讓我們驚嘆不已。從國家“輸血”到自身“造血”,贛州經濟的脈搏更加強勁。

  優勢産業在整合中加速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在承接中發展壯大。有“稀土王國”和“世界鎢都”之稱的贛南,已經擺脫了僅賣“資源”的窘境,採、選、冶、加到應用産品完整産業鏈格局已然形成,稀土、鎢及其應用産業主營業務收入今年有望實現千億元目標。搭乘全國稀土開發利用綜合試點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稀土新材料産業示範基地的“東風”,贛州正極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電機、發光材料及綠色光源産業基地。

  在章貢區,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贛州)産業基地,從對接洽談、實地考察到簽約,僅用了短短7個月時間,速度之快開創該集團在全國投資的先河。公司總裁助理李東升告訴記者,基地計劃引進30家製造企業,年配套生産能力80億元至100億元,形成汽車與關鍵零部件檢測、研發與生産、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板塊聯動的特色産業集群,將打造成為輻射粵閩湘贛四省的中部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産基地。

  來自贛州市工業和財稅部門的一組數據,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贛州經濟顯現的內生動力:2013年,贛州市戰略性新興産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01.65億元,同比增長14.89%;全市納稅上千萬元的企業有323戶,比上年增加60戶,佔稅收收入總額的52.8%,同比增長31.1%。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20.5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24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6.91%;全市稅收收入133.28億元,佔財政總收入比重達到81.5%,三次産業稅收比重由2013年底的3:49:48調整為4.1:42.6:53.3。目前,全市已有各類金融機構158家,成為四省周邊金融機構最多、品種最全的設區市,“磁場”效應凸顯。

  兩年的振興發展,贛南老區有形的變化觸目可及,無形的變化更加彌足珍貴。贛州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明生説:“對於全市廣大幹部來説,振興發展兩週年,開啟了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能力革命’和‘作風革新’,變革之下,觀念更新、信心更足,能力更強、作風更實,這才是贛南今日之振興、明日之繁榮的接續力量。”

  大美贛南,有了自強之美,必將更加從容自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