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防控埃博拉,中國還需要什麼

  • 發佈時間:2014-08-14 01:34: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特別報道

  繼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和冠狀病毒後,如今佔據新聞頭條且引發恐慌的就應該是埃博拉病毒了……

  世界衛生組織8月8日通報説,截至8月6日,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尼日利亞共計報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計病例數達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控制傳染源遏制蔓延

  “目前中國還沒有這個病毒,如果出現病例也主要是因為外來攜帶入境。”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研究員杭天壽表示,中國與西非合作比較多,有很多的外援人員,加上旅遊的人員,埃博拉不是沒有可能進入中國,只是從病原學上,中國當前沒有這個病毒。“只要及時控制傳染源,還是能夠遏制它的蔓延。”杭天壽強調。

  “由於埃博拉病毒的傳染源有特定的地域性,且距離我國遙遠,不必過於擔心會傳入我國。”中華醫學會熱帶病及寄生蟲學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熱帶病學會主任委員孫南雄表示,從傳染源來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為本病傳染源。目前傳染源基本局限在非洲地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很難接觸到,所以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只要不到疫區去,不接觸傳染源,基本上沒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孫南雄強調,鋻於埃博拉出血熱的死亡率高達90%,遠遠超過了2003年的SARS,而且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也無疫苗用於預防,應提高警惕。

  診療H7N9經驗或適用

  埃博拉病毒由於病死率高被稱之為“非洲死神”,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針對該病毒的有效藥物,預防的疫苗也仍在研製中。那麼,現在埃博拉病毒就一點兒法子都沒有了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表示,雖然都是病毒,但埃博拉病毒的病死率明顯高於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在30%左右,而埃博拉病毒的病死率卻高達60%以上。

  “儘管如此,埃博拉病毒的早期感染症狀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相似之處,都會出現高燒、畏寒、極度乏力等症狀。”李蘭娟院士指出,不過感染埃博拉病毒後,患者還會出現結膜充血、黏膜出血等典型症狀,所以以前我們也稱這種病為“埃博拉出血熱”。它最大的特點,是引起人體凝血功能障礙,尤其是出現炎症的時候,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多個臟器出血。李蘭娟院士認為,目前雖然對埃博拉病毒感染沒有有效藥物,但是可以對症治療。

  針對發燒、出血等症狀,採取針對性的治療。對於感染病毒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搶救,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徵以及器官功能。“所以我們考慮,如果真的遇到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如果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升高,我們之前治療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一些治療手段可能有借鑒作用。”

  期待國內P4實驗室

  所謂的威脅,並不是病毒不可控,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埃博拉。

  “西方國家有重視熱帶病研究的傳統,同樣在埃博拉病毒研究方面,西方國家已經走在了前列,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孫南雄表示,兩名在賴比瑞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國醫療援助人員返國治療,這説明美國對埃博拉病毒早有研究,並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應對機制和手段。

  孫南雄強調,對於像埃博拉這樣的烈性傳染病毒,檢測至少要在三級實驗室進行,而基礎研究應該在四級實驗室。所謂的P4實驗室是指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級別的實驗室,中國武漢在建的是世界第八、中國第一也是唯一一個P4實驗室。

  如果想對埃博拉進行深入研究,P4實驗室是必需的。孫南雄透露,美國之所以在埃博拉病毒研究方面走在前列,還因為他們有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參考實驗室,而我國目前沒有一個這樣的實驗室。

  據了解,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危病毒實驗室——P4實驗室位於法國第二大經濟城市里昂,也就是讓·梅裏埃P4實驗室。該實驗室1999年3月開始運作,目標除了研究最新型病毒,也對歷史上舊的、變種的病毒做深入研究和建檔,並找出治療的方法。

  目前,法國讓·梅裏埃P4實驗室已經成為了國際P4實驗室的樣板。

  疫苗有望明年初出結果

  世界上迄今尚沒有治療埃博拉的有效藥物,因此對埃博拉目前並沒有特異性的治療方法。

  今年1月,受美國國防部1.4億美元資金支援的一種埃博拉藥物進入臨床人體試驗。但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上周叫停了這一項目,要求生産該藥的公司提供更多有關保障志願者安全的資訊。另外,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機構正在為日本富士膠片控股公司開發的用來治療肆虐西非的埃博拉出血熱流感藥物加緊辦理審批手續。下一步計劃在感染埃博拉出血熱的猴子身上進行臨床試驗,預計9月中旬將得到初步數據。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7月31日宣佈,該機構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合作,最早將於9月開始進行埃博拉疫苗人體試驗,有望在明年早些時候得到試驗結果。該機構負責人説,這種疫苗目前在靈長類動物試驗中效果理想。

  我國已具備該病毒檢測能力

  “相對非洲而言,中國是海外國家,總體風險還比較低,但不意味著沒有疫情傳入的可能性,因為中國與西非三國有持續的人員往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發傳染病應對準備辦公室主任向妮娟認為,即使有疫情傳入,在中國當前的醫療衛生系統具備的能力和社會動員條件下,疫情也是可以控制的。

  解放軍第302醫院臨床檢驗醫學中心主任毛遠麗介紹,對埃博拉病毒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測,可通過基因擴增和病毒培養來確診。用基因擴增技術可以檢測出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特異性片段,通過病毒培養就可以分離培養出患者血液中埃博拉病毒。

  李蘭娟院士則表示,面對埃博拉疫情,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具備強大的病毒研究、診斷、預警功能,目前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凡是有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例,幾個小時內就能檢測出病毒。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王辰指出,目前我國已研發並儲備針對埃博拉疫情的診斷試劑,並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基因,隨時可以啟動抗體的生産程式,針對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也正在研究之中。

  從“非典”疫情出現到應對H7N9禽流感疫情,中國在公共衛生領域投入巨大,其在疾病監控檢測、資訊傳遞等方面的投入收到顯著紅利,最終促成H7N9禽流感疫情的快速全面反應。而這些經驗可適用於新發的公共衛生疫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