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埃博拉病毒在中國大流行可能性小?

  • 發佈時間:2014-08-06 08:45:21  來源:東方網  作者:彭謹 江華 周舜泰  責任編輯:封媛媛

  來源:健康界

  最近發生在西非的埃博拉爆發牽動著大眾的眼球,中國的普通公眾十分憂慮這一烈性傳染病是否會傳播到中國,引發像非典那樣的傳染病大爆發。依據現有的科學證據,以及我們多年在傳染病學領域的研究經驗,我們可以告訴大家:埃博拉病毒在中國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並不大,大家毋庸擔心。

  2014年4月,幾內亞爆發了以發熱、內臟出血為代表症狀的一種嚴重的出血性疾病(出血熱)。經過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眾多專家的評估,最後認定該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導致。這一烈性傳染病,在短短的數月內迅速擴散到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國家。

  埃博拉病毒所致的出血熱,是一種發病迅速,致死率高的惡性傳染病。2003年非典和近年來的幾次流感爆發給大眾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公眾自然會很擔心這種疾病是否會傳到中國。這種擔心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在科學上,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的。根據已有的疾病流行病學的資料,肆虐西非國家的埃博拉病毒傳播到中國並大流行的可能性很小。

  埃博拉病毒給人恐怖的印象,因為它的潛伏期短,發病快,發病後在極短時間導致大量感染者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7月30日的統計,總共有1440名患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已經有862人死亡,病死率高達60%。它的病死率遠超霍亂、流感等一系列烈性傳染病。

  不過,正是因為埃博拉的高病死率,我們有理由相信,該病的傳播將是有局限性的。傳染病學上有一個公認的規律:如果某種烈性傳染病,發病快,潛伏期短,致死率高,它在基礎公共衛生設施完善的國家,並不易於傳播。

  換而言之,由於感染者在感染後幾天甚至幾小時之內發病,並立即喪失行動能力,其大範圍傳染給其他人的可能性會顯著低於類似艾滋病、結核等潛伏期長的傳染病。因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一旦發病,很快出現各種症狀,行動能力就會受限。這就使得他們接觸其他健康人群的範圍極大地縮小,易於隔離。

  事實上,埃博拉病毒最近的新發病例中,相當部分的感染者是不懼危險冒死搶救患者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就是因為頻繁、直接接觸患者而感染的。

  埃博拉爆發與西非衛生條件有關

  事實上,埃博拉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發現,它在非洲局部爆發時有所聞。不過,數十年來,這種病毒在西非以外其他國家大規模爆發的報道並沒有出現。另外,從目前相對有限的病毒分子遺傳學研究資料來看,這些年來埃博拉病毒的基因序列變化不大,遺傳上相對保守。

  這意味著,2014年病毒的突然爆發很可能並不是由於病毒獲得了更強的傳播能力,而更可能與西非當地的公共衛生條件,以及地理生態環境有關。

  按照傳染病學的經典理論,病毒性傳染病在自然界長期存在並持續傳播的條件包括:

  第一,存在自然宿主。一個造成人類感染者迅速死亡的病毒,其自然宿主不可能是人類自身。現有的研究表明,三種非洲果蝠很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近年來若干次埃博拉病毒的爆發,可能都與當地居民喜歡捕食果蝠有關。

  中國並沒有上述果蝠分佈,公眾也沒有食用果蝠的習俗。如果中國未來出現埃博拉病毒,只可能來源於外來患者輸入的病例。

  第二,易於傳播的途徑和易於擴散的環境。

  埃博拉病毒的傳播途徑尚無定論。不過,一些既有研究表明,該病毒的人傳人,主要是由於接觸患者的體液所致;同時,也不能排除空氣傳播。因此,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是,若沒有大量的感染者與健康人群的廣泛接觸,該病無法在人群中廣為傳播。

  多年來,中國已經建立起傳染病報告和防控體系,特別是SARS爆發以來,公共衛生體系更是得到了極大完善。埃博拉病毒那樣發病後具有感染能力,一旦發現將會在第一時間將會上報,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因此,該病在不為人知的條件下傳播並大範圍擴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發達國家和制藥巨頭並不關注埃博拉

  一種在西非已經爆發了十余次的烈性傳染病,按理説應該得到充分研究,並已經研製出相應的疫苗,從而有效地控制住病毒爆發流行。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發面臨極大困境。

  一直以來,發達國家和具備良好基礎衛生條件的大國都沒有受到該病的嚴重威脅,因此國際社會對該病缺乏足夠關注,相應的也就缺乏足夠的研究投入。因此,埃博拉的治療和疫苗研發等各方面的研究,迄今沒有大的進展。

  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爆發已在非洲呈現十分危險的局面時,世界衛生組織才撥付應急防控經費1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幫助相關國家開展治療和常規預防措施,留給研究的經費其實很少。換言之,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投入。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消息,疫苗研究會在明年有結果,但更像是一種安定人心的説辭。

  雖然很無奈,埃博拉就是一種典型的“窮地方發生的窮人病”。現代醫藥研發的一個痼疾就是,研發模式幾乎由西方的大資本和大制藥公司主導。資本和制藥業巨頭熱衷的,是能付得起高額醫療費用的國家的人們的疾病,這類病多半是慢性疾病,例如各種癌症、老年病、心血管病等。對於埃博拉這樣的病,就算有科學家有好的思路甚至是初期研究結果,國際性的制藥巨頭們是不會真正感興趣的。

  那麼,世界衛生組織呢?世界衛生組織雖然是聯合國的公共衛生機構,但其本身更類似于一個政策研究和協調機關,本質上是一個大官僚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可以倡議研發疫苗,也可以在有限範圍內資助一些疫苗研發工作。但從根本上説,它的效率低下、能力有限。

  (作者單位:彭謹、江華,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與災難醫學研究所創傷代謝組多學科實驗室成都;周舜泰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與災難醫學研究所創傷代謝組多學科實驗室,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感染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