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 如何突圍?
- 發佈時間:2014-08-14 01:31:2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上海的幾所中學裏,舉行了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對於中國足球而言,由教育部門主導的體育教育改革舉措無疑是提升足球群眾基礎、特別是青少年足球人口的重要“推手”。而校園足球自身如何才能突破困境、走出新路,讓學生們在球場上重綻青春活力,值得人們期待。
年齡越大 踢球越少?
“現在是小學的校園足球搞得比較好,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們就不願再走近綠茵場了。”參賽的廣州市南武中學足球領隊陸淑芬説。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東部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等邊遠地區,校園足球都面臨著隨著學生年齡增長、課業增加,足球發展之路越來越窄的困境。
四川雙流棠湖中學外語實驗學校足球隊教練樊渝告訴記者,現在的青少年足球越往上走,發展得越不好。“小學課業壓力小,家長願意孩子出於鍛鍊的目的來踢球,到了初高中,由於踢球出路不好,又擔心影響學業,家長不願意送孩子踢球,因此很多足球好苗子都在小學、初中就流失了。”
來自新疆的木合普拉是本屆學生運動會新疆男足的主力,今年初三畢業的他雖然深愛足球,卻也不得不向家長和學業“低頭”,逐漸疏離足球。“我們新疆有很多好的足球苗子,但是父母覺得踢球看不到出路,因此都不讓孩子們走職業足球的道路,到了高中都完全去讀書了,很少再踢球了,” 木合普拉説。
“青少年足球談了很多年,説得多做得少,重點還在於把政策落實到位。”遼寧大連八中足球潘教練表示,現在初高中選拔足球苗子很困難,學校文化課要求高,家長不支援,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大家都是嘴上説政策,心裏沒有底,自然難以落實。”
打通升學 有出路才有信心
由教育部門主推校園足球,讓人有很多期待。因為與體育主管部門相比,教育部門對於校園足球的改革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不僅因為教育部門掌握了大量的青少年資源,更因為在九年義務制教育與高中、大學的銜接方面,教育部門有更多經驗與主導權。
初高中與大學的順暢銜接,不僅關係到“足球小將”的出路問題,更是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問題。年齡越大、踢球越少的尷尬境地,折射的正是家長、學校乃至學生自己對校園足球出路的不自信。
據了解,未來教育部將把學生體質狀況和體育特長如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並通過招生考試,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如果這一舉措能夠切實有效地得到落實,那對中國足球而言“善莫大焉”,由此不僅將拓展大量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更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優秀足球後備人才。
學校對有體育特長學生的特招,並在高中、大學中繼續專項突破,在歐美等國已有相當成功的經驗。許多聞名世界的美國體育明星,都出自名牌大學;籃球、橄欖球等職業聯賽中的運動員,更是絕大部分都來自高校。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年僅17歲的美國女將米西·富蘭克林以四金一銅的佳績一戰成名,成為美國游泳軍團的最大黑馬。然而雖被尊為“女版菲爾普斯”,但富蘭克林更想向菲爾普斯這位老大哥請教的,不是游泳技術,而是如何用奧運金牌贏得一張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環境與時間 足球突圍需“兩翼齊飛”
近年來假球、黑球、賭球等問題頻出,足球圈已然變成“大染缸”,使得不少家長要求孩子對綠茵場敬而遠之。上海曹楊二中足球隊領隊倪偉國告訴記者,由於目前足球的大環境不理想,讓家長、學校都對孩子踢球顧慮重重。
“大環境對足球發展很重要。比如1999年女足奪得世界盃亞軍之後,女足涌現出一批球員;2000年左右時,甲A聯賽風風火火,中國男足也打進世界盃決賽圈,那時候很多家長願意孩子來踢足球,”倪偉國説。“好環境與青少年足球可以相互促進、良性迴圈,而不良環境則侵蝕著足球的群眾基礎。”
除了環境,時間與耐心也是校園足球突圍的關鍵。不少基層的足球教練和球員都認為,近幾年校園足球的發展還是有所進步的,由於足球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的項目,因此全社會也應該給校園足球一點時間和耐心。
“現在的足球需要時間,而不是錢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足球面臨的問題,其他大球也是如此。體育應該融入大家的生活,成為平時休閒娛樂的一部分,這就牽涉到改變生活方式的問題,”北京人大附中足球隊教練胡建平説,“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很難願意在當下這個環境下讓孩子去踢球。中國足球的出路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在發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先喜歡體育,喜歡足球,當體育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踢球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多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