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錢先生”低門檻投資藏風險 第三方理財平臺亟待監管

  • 發佈時間:2014-08-13 16:21: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葉蘇潯)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走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尋找投資目標,而低門檻投資項目則更是成為“香餑餑”。

   不論是稍早的信託100,還是近期新出現的“錢先生”,這些為了降低投資門檻的網際網路理財業務雖然讓普通投資者看到了低門檻、高收益的希望,但是由此引來的信用爭議卻從未間斷。

  湊份子錢買理財引質疑

  “錢先生”提出的“團購”理財新模式,聲稱將打破最低五萬元起購銀行理財産品的規則,就算投資者手上只有1元錢也能理財。

  湊份子錢的理財方式雖然可以降低投資門檻,但其合法性以及安全性一直飽受質疑。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新模式”是以公司法人代表的名義去做風險測評、面簽和購買理財産品,由於這個環節並沒有監管措施,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去向以及法人是否會跑路都是暗藏的風險。

  此前,“錢先生”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他們網站購買理財産品和在銀行購買的風險是一樣,他們認為,風險取決於産品,而不在自己的平臺。

  但銀行方面卻並不贊同他們的觀點。

  近日,渤海銀行在官網上發佈澄清公告,稱從未與該理財網站展開過任何形式的業務合作。其實,從今年2月份開始,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陸續在官網發佈澄清公告,紛紛表示從未授權“錢先生”網站及其相關機構銷售理財産品,亦從未與該網站開展任何形式的理財産品業務合作,客戶從該網站所“購買”的“理財産品”都並非該銀行銷售的理財産品。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投資者通過“錢先生”組團購買銀行理財産品,實際上與銀行簽署購買理財産品協議的是“錢先生”投資平臺,投資者與銀行之間根本沒有發生任何的投資理財關係,如果理財産品出現問題,投資者很難維權。

  第三方理財平臺亟待監管

  伴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井噴,不單單是“錢先生”有這種低門檻投資,實際上,信託100也有這種類似團購的項目。

   今年4月,信託100高舉100元低門檻信託投資的大旗,再配合上高達8%-12%的高收益率,快速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但是隨之而來的爭議也一直未斷。

  儘管監管層以及信託公司對他們一致持有否定態度,但信託100和屢遭正軌機構“閉門羹”的錢先生,依舊生意紅火。

   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或融合都未改變其金融本質,有投資回報,當然也伴隨投資風險。

  如今,網際網路金融的形式依舊處於監管主體不明或者尚未出臺監管細則的灰色地帶。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明確由央行監管,但像“錢先生”和“信託100”等網上第三方理財機構卻仍然游離在監管體系之外。

  一位分析人士稱,網際網路金融存在風險監管權責不明晰問題,應及時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明確誰防控風險,誰承擔風險,誰為消費者的損失埋單。

  理財分析師殷燕敏表示,近一年網際網路金融飛速發展,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不斷涌現出新的模式和産品,監管方面有待進一步細化規範,明確各個監管單位的權責,從而有利於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