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錢先生”團購投資引發質疑

  • 發佈時間:2014-08-13 01:34: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元錢能買銀行理財網際網路金融輕鬆繞過法律保護

  資金不夠在銀行購買理財産品,你會通過團購的方式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購買銀行理財産品嗎?最近,一家名為“錢先生”的網站引起市場的關注。這家號稱可以代客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網站,高調宣傳一些銀行理財産品可以1元起購,引來業界的廣泛質疑。

  質疑一:並非與銀行合作?

  在網際網路金融大潮背景下,蒐羅各家銀行的理財産品,並將資訊提供給投資者的做法,已經成為當下網路平臺的普遍模板。不過,“錢先生”走得更“遠”:將許多銀行理財産品以團購的形式銷售。

  北京晨報記者在其官網上看到,天津銀行一款2014匯富計劃239期可以1元起購,而這款産品在天津銀行官網上的購買門檻則高達5萬元。不僅如此,該網站還可以跨行購買理財産品,比如要購買江蘇銀行的産品,可以用工行、農行、建行、招行、中行、交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等21家銀行的網銀支付,另外還能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盛付通”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農行、中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曾陸續在官網上發佈澄清公告,表示從未授權“錢先生”網站及其相關機構銷售理財産品,也未與該網站開展任何形式的理財産品業務合作,客戶從該網站所“購買”的“理財産品”並非該銀行銷售的理財産品。

  而“錢先生”也在其官方網站上寫明,錢先生不是銀行理財産品的代銷渠道,並不與銀行合作代銷理財産品,而是接受用戶的委託,代購銀行理財産品。

  質疑二:打破銀行高門檻?

  “這個看似讓投資者方便的投資方式,其實存在很多疑點。”多年從事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的王松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銀行設定理財産品門檻的目的在於,讓銀行將合適的産品銷售給合適的人,“如果不夠購買門檻,就説明這個投資者不適合這類産品,畢竟銀行理財並非毫無風險。”

  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風險評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産品前要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商業銀行對理財産品的銷售也不能進行任何委託和外包。

  有業內人士坦言,銀行理財産品正處於轉型期,正逐漸由保本型轉為以非保本産品為主,打破剛性兌付勢在必行。而在“錢先生”上購買的理財産品,客戶並非與銀行簽約,而是與平臺簽約,如果未來發生虧損,平臺是否將賠償投資者資金,尚未可知。

  團購購買理財品,“錢先生”並非第一家。此前一個叫做“信託100”的理財平臺就曾以100元作為起投標準,團購正規渠道100萬才能起投的信託産品,隨後被銀監會叫停。

  質疑三:背後資金無監管?

  “如果您在我平臺投資,是將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劃轉到我公司賬戶,之後由我公司幫您購買銀行理財産品。”“錢先生”平臺如此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至於如何能保證客戶的資金安全,該工作人員卻三緘其口。

  業內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一般來講,如果通過機構或者公司的名義在銀行購買理財産品,買不到銷售給個人客戶的産品;但如果以個人身份去購買銀行理財,則可能存在資金被挪用或者投資不明確的風險。“畢竟錢劃轉到了平臺的賬戶上,很難保障沒有資金池。”

  而對所謂的資金託管,業內則普遍認為不靠譜。“銀行或第三方託管機構其實並無監管之功,企業要劃走資金,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無法阻攔,監管作用形同虛設。”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監管部門設置的理財産品投資法規是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杜絕欺詐和誤導銷售的發生。而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很輕鬆地繞過了這些措施,看似方便了投資者,卻為以後的風險和糾紛埋下隱患。

  晨報記者 姜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