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彩人生不言敗

  • 發佈時間:2014-08-13 06:59: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鄭 楊

  在汕頭海關,有這麼一名“國門衛士”,他因公致殘20年,不曾向單位要求任何特殊照顧;他身殘志堅,從不因肢體殘缺而放棄自己的使命,屢立大功;他還用自己的經歷傳遞正能量,去幫助身邊人……他就是汕頭海關稽查處副調研員陳榕渠。

  7月30日,記者見到了這位獨臂英雄。陳榕渠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而又精神抖擻,與到訪者一一打招呼。他誠懇又自信的態度,常常令大家忘卻他肢體的殘缺和右眼眼瞼上的疤痕。

  參加海關工作之前,陳榕渠是運動健將,曾4次獲得全國帆板比賽桂冠,並代表國家隊參加過世界性比賽。1993年從帆板隊退役的他選擇轉業海關,成為汕頭海關904緝私艇的一名海上緝私人員。在1994年的一場海上緝私中,催淚彈引信延時失靈,直接在陳榕渠的手中爆炸。這場意外讓好不容易活下來的陳榕渠失去了右眼、右手,以及左手的五段指關節。

  面對殘酷的現實,陳榕渠決絕地説,“我可以認‘殘’,但不可以認‘廢’。”然而,適應身體的殘疾遠比他想像的艱難得多,僅存的左手上,五個手指只有一層殘缺的皮肉包著骨頭,不經意地輕輕觸碰到硬物都會有刺骨鑽心的疼痛。他不得不像小孩子一樣重新學習各種生活技能,用一隻手吃飯、穿衣、做家務……做一切以前認為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一次不行練十次、數十次,通過漫長的康復訓練,他不僅做到了生活上完全自理,還學會了用左手寫字、打電腦。然後,他主動向領導要求回到了業務崗位。

  “他不想因為身體上的殘缺而得到大家的特殊照顧,重返工作崗位的他比我們所有的人都拼命。”稽查處核查科的唐其新,對這位科裏的“老”同志由衷地敬佩。

  據同事們回憶,去年,海關拉開打擊洋垃圾走私的“綠籬”專項行動,陳榕渠和大家一起到關區內的固體廢物加工企業開展稽查工作。正值盛夏,工廠內的空地上如小山般堆滿了固體廢物,檢查、清點起來非常辛苦,但陳榕渠立刻搶著幹起來。他以獨臂支撐,艱難地爬上貨梯頂部查看貨物,防止虛報數量;他又在廢物堆裏穿梭挪動,仔細辨認貨物的標簽並進行拍照、取證,防止有人利用國內收購的固廢代替進口固廢矇混過關。高溫酷暑下,他的制服很快被汗水浸透,刺鼻的氣味熏得他那受過傷的眼睛發紅,流淚不止,但他一幹就是兩個小時。他的同事告訴記者,這樣的工作狀態他時常經歷。

  工作上的他是“拼命三郎”,回到家裏又是一個充滿柔情的好丈夫、好父親。“對這個家庭,他絕對是合格的一家之主,對父母孝順,有擔當,還是兒子心目中的大英雄。”陳榕渠的妻子許雙娜給丈夫很高的評價。

  “既然能活下來,就要活得精神一點;既然能站起來,就要站得直一點。”20年來,陳榕渠一直頑強地與身體的殘疾做鬥爭,始終奮戰在一線,先後幹過情報、調查和稽查工作。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先後榮獲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獎2次。汕頭海關稽查處處長彭偉鵬説,在陳榕渠的感召下,2011年至2013年,稽查處出色地完成了“國門之盾”、“綠籬行動”、綜合治稅等多項重大稽查任務。

  陳榕渠説,“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只想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照顧好。榮譽對我來説,更像是一個平臺,讓我可以用我的故事展現海關形象,傳遞正能量,這也是我回饋組織信任、社會關心的一種方式。”在2011年獲評“全國海關係統先進工作者”和2013年獲評“汕頭好人”後,他作為巡迴報告團的一員,在完成工作任務之餘,奔走于全國海關和汕頭市各地,詮釋一位海關關員的“中國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