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檔案收費每年約數十億
- 發佈時間:2014-08-13 05:29:38 來源:金陵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高校畢業生來説,如果不是到機關當公務員或者在國企就職,找到工作後還需要操心一件事——給自己薄薄幾頁紙的檔案安個“家”。安“家”需要花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龐大群體收取的這筆檔案費,著實是個“天文”數字。據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元。
保管檔案,本應作為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的公益服務,為何還要收取費用?收取的大量費用都花在何處?
收支不明
這筆錢到底去了哪兒?
2002年到北京打拼的“北漂”李健,其所在的民營公司不管檔案,需要他自己拿到人才市場挂靠。於是,從2002年開始,李健每年都要繳納檔案保管費。2013年前,檔案每年收費240元。11年間,李健共花了2640元。2013年1月,這筆收費降至一年120元。幾年加起來,李健在檔案保管上一共花了近3000元。
近年來,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超過700萬人,除了國家機關公務員、部分退役軍人、部分殘疾人、失業者,按規定,其餘所有人都需要繳納檔案保管費,每人每年需繳費上百元。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區縣存檔機構共管理檔案170萬份,存檔費在2013年1月起由每年240元下調至120元。不過,即便收費下降,每年産生的存檔費仍逾億元。
專家估算,全國200多個地級市,每個市每年收費少則數百上千萬元,大城市動輒上億元,全國每年收取的檔案託管費至少達數十億元。這筆錢到底去了哪兒?北京市人社局表示,收費標準是北京市發改委下發,採取收支兩條線管理,收費統一上繳市財政,人社局沒有截留,所需檔案管理的經費由財政局每年下撥。
記者查詢發現,全國尚無哪個省市公開過檔案保管費的具體使用、支出細目。
手續煩瑣
各地出現大量“死檔”
專家指出,按理説,檔案保管應該是公共服務,就業和社保經辦機構在國家規定中也屬於公益服務性質,但現行的檔案託管,採取的卻是商業運作。據悉,各地人才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起收取檔案保管費,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費曾達七八百元,在社會各界的呼籲下,近年來,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對收費標準進行了限制,收費有所下調。
一些專家表示,在各種檔案託管群體中,公務員享受免費,國企職工由單位付費。這意味著,收入穩定的人群享受免費檔案託管服務,而流動人員則要為自己的檔案向管理機構付費,這讓一些人覺得有失公平。
雖然有“必須存檔”的人才管理嚴格規定,但由於需要收費、手續煩瑣和服務不佳等問題,全國每年仍有大量棄檔、“死檔”出現。
規定霸道
不交存檔費影響退休金
一些地方人社部門介紹,存檔的“死檔”數量高達總量的20%至30%。北京171萬檔案中,可流動的檔案近164萬,比例在全國較高,但由於龐大的體量,目前“失聯”逾5年的“死檔”有61334份。
對於檔案保管完全採取“無視”的態度是否行得通呢?北京海澱區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只要檔案有更新或移出的那一天,存檔費就要一次性補齊,否則檔案會被扣留。就算不動檔案,存檔費最遲也會在退休時追繳,否則“將使社保與退休金受到影響”。
針對百姓反映的問題,各地主管部門也在改進。北京市人社局表示,近年來,北京市著力統一各人才中心的服務標準和業務規範,簡化手續。
記者了解到,這項備受爭議的收費,在一些地方已經取消。如江蘇省取消了檔案託管收費的規定,山東青島開發區則停止了收費。但除去江蘇、山東青島等少數地區,全國多數省份仍在收取這筆費用,甚至金額更大、名目更多。河北省存檔費標準曾達到40元/月,2011年之後收費下調為單位委託保管20元/月、個人委託保管15元/月。南方都市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