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理資訊産業迎爆發元年

  • 發佈時間:2014-08-12 11:35:53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單毅 報道

  “地理資訊是空間上的基礎設施,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元素。這個規劃是國家層面上首個地理資訊産業規劃,不僅對行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將帶來極大的政策紅利。”天地圖(天津)有限公司總裁張倩興奮的説。張倩所説的規劃,就是國家發改委、國家測繪地信局本月正式發佈的《國家地理資訊産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支援地理資訊企業上市融資,到2020年,産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20年總産值超過8000億元。

  “幕後”英雄 能給城市“算賬”

  去年,濱海新區地理資訊共用服務系統正式上線,將所有數據進行處有效處理,再通過新區政務網將所有不涉密資訊進行共用。“輕動滑鼠就能在三維版地圖中,猶如親臨般一目了然看到沿街的商戶、醫院、學校、派出所等資訊,甚至小到一個井蓋、一個垃圾桶。”濱海新區規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某處發生火災,系統能迅速搜尋到距離火災源最近的消防設施,提供最安全逃生路線;煤氣管道泄漏,系統能在幾秒鐘內顯示最近的閥門位置,便於救災人員第一時間關閉。

  據介紹,除了危機應變,該系統還能給城市“算賬”,哪個地區産值比最高、醫療機構最密集、流動人口最多、犯罪案件發生率最高等數據都可以通過系統得以體現,方便相關部門有計劃地開展應對和解決措施。

  在資深IT行業評論人李樺看來,上述場景就是地理資訊最看得見摸得著,為市民服務的用途。“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巨頭BAT也已經開始搶‘地圖’。騰訊地圖的LBS(位置服務)六大能力向開發者和中小企業開放;百度地圖載入移動網際網路O2O服務;阿里巴巴更是收購了高德。”李樺認為,高德地圖國內首發三維實景手機地圖,阿裏雲結合結合地圖數據提供更加精準的區域天氣預報等等,可以説,今年是地理資訊産業爆發的元年,而規劃來的正是時候。

  濱海地理資訊創新園迎良機

  上個月,位於天津未來科技城的天津濱海地理資訊創新園正式揭牌。同時,國家測繪檔案資料館和天地圖天津國家數據中心掛牌,天地圖濱海地理資訊創新園二期北斗産業基地項目啟動。“今年,‘天地圖’的天津政務版正式接入天津政務網,將進一步推動本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比如120急救中心通過我們的數據前置到他的調度系統中,就可以定位到每個小區的每個樓門,對救護效率大大提高。包括還有很多行業,像水利、電力這些,有十幾個行業應用。”張倩告訴記者,天津濱海地理資訊創新園由天地圖建設,預計2015年實現投達産,從業人員超萬人,年産值近10億元。二期擬投資30億元,吸納地理資訊企業300家以上,年産值力爭實現100億元。

  “除了應用於政務市場,園區也將吸引商業領域的地理資訊企業聚集,規劃的出臺無疑為園區發展提供了良機。”張倩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