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平度地標産品四季香
- 發佈時間:2014-08-12 08:32:0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呂兵兵 文/圖 通訊員 楊發鵬
7月31日,在山東省平度市明村鎮大黃埠村,村黨支部書記范再森自豪地告訴記者:“全村近兩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2.5萬元,靠的是發展高端農業。俺村的大黃埠西瓜、櫻桃番茄都是‘地標’農産品,名聲在外。嘗到了甜頭的村民,又格外重視産品品質,咱村産的果子大超市都來搶購。”
平度市農業局局長張嫻君介紹,近年來,平度著力推進高端特色名牌農業,運用“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推進農産品原産地域的統一化、標準化和産業化,提高農産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撐起了高端農業發展的脊梁。先後有大澤山葡萄、馬家溝芹菜、蟠桃大姜、平度大花生、平度牛肉等5個農産品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産品保護認證,15個農産品獲得農業部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登記;地理産品保護區域達160多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60%,是全國擁有地標産品最多、最集中的縣級市之一。年初,平度獲得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籌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這是山東籌建的首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
明確“兩條主線”完善保護工作機制
“四季節慶”,是平度高端農業創造的新詞彙,説的是這裡多年來堅持舉辦的“春之歌”雲山大櫻桃節、“夏之戀”明村西瓜節、“秋之韻”大澤山葡萄節和“冬之情”馬家溝芹菜文化節。正是通過通過一系列的品牌推介、品牌行銷等舉措,平度不斷提高地標農産品的知名度,讓這些農産品發展成為當地的農業支柱産業。
有千年栽培歷史的馬家溝芹菜,已建成了集示範帶動、資源掌控、科技領先、效益支撐功能于一體的萬畝馬家溝芹菜産業示範園,平度以此為樣板推動地標産品保護工作“由點及面”發展。平度立足各地傳統優勢和種植習慣,在一鎮或一村範圍內發展比較優勢明顯的主導産業或産品,建設優質農産品種植基地,涌現出了明村西瓜、雲山大櫻桃等特色鎮和專業村200多個,為培育和保護“地標”農産品提供了優質土壤。
“強化行政推動,是完善地標産品保護工作機制的一條主線。另外一條主線,就是抓好優質農産品基地建設,夯實基礎。”張嫻君説。
抓住“三個關鍵”建設標準化生産體系
張嫻君坦言,著力推進地理標誌産品標準化建設,是一項核心工作。對此,平度著力抓住了技術支援、生産標準、品質認證三個關鍵環節。
建立科技服務體系。平度開通設立了“農業科技110”,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年研發、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0多項。
建立農業標準體系。圍繞蔬菜、花生、果品等農業主導産業,制定了70多項農産品技術操作規程,構建“從土地到餐桌”的食品品質安全控制機制。其中,“‘馬家溝’芹菜品種資源保護及標準化生産技術研發”項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建立農産品品質認證體系。積極構築以無公害農産品為基礎、綠色食品為中堅、有機食品為頂端的品牌農業塔式發展結構,有100多個産品獲得“三品”認證,其中綠色和有機食品37個,60%以上農産品實現無公害生産,基地面積達到130萬畝。
延伸産業鏈條放大提升“地標”效應
范再森介紹:“村裏成立了西瓜、番茄專業合作社,與青島奧森農産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這片2000畝的基地,實行‘五統一’管理,所産産品全部供應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
以李園街道馬家溝村為中心,周邊2萬多畝的芹菜由青島琴園農産品有限公司實行統一生産技術規程、統一産品品質標準、統一産品包裝、統一宣傳推介、統一市場銷售的模式進行管理經營。
琴園公司通過申請,通過了驗收後,獲准使用“馬家溝芹菜”地理標誌産品專用標誌。公司對芹菜進行加工分級後,統一使用由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專用標誌,進一步煥發了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生機與活力。
張嫻君説,大力推廣“地理標誌産品+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市場+農戶”的經營模式,將分散的生産要素予以優化配置和重新組合,延伸産業鏈條,膨脹産業化經營規模,是放大地標産品品牌效應的主要途徑。目前,平度名牌農業總産值達118億元,佔全市農業總産值的40%,帶動農民年增收2億多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