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米廠開不下去農民也將受損

  • 發佈時間:2014-08-12 08: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仁軍

  近年來,水稻價格增長雖然緩慢,但是比起加工後的大米,仍呈強勢,存在“稻貴米賤”、“稻強米弱”的現象。看起來稻貴是好事,對增加農民收入很有好處,但同時由於“稻強米弱”,卻使很多中小型稻米加工企業這兩年越來越陷入困境,在經營上難以為繼。記者近日從遼寧省多家稻米加工企業中調查了解到,特別是就地收購當地農民稻穀的小型稻米加工企業,本是為當地農民方便賣糧、提升稻穀效益而生,目前卻面臨困境,一旦倒閉,將使原本賣糧難的問題更加突出,直接影響農民增收。

  為了保客戶保市場,虧錢也得做——企業艱難度日熬“寒冬”

  “現在賣稻穀都比加工稻穀掙錢,加工稻穀不掙錢。”這是記者在調查稻米加工企業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瀋陽蒲農米業公司經理楊俊亭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起加工細賬:“目前我們這裡水稻收購價一斤在1.64-1.68元,按1.65元計算,出米率按70%計算,這算是高的,實際到不了。這樣折算下來一斤大米的成本價就得2.35元左右,這還沒算上人工、電費、包裝袋等費用,能保本就很不錯了。”

  不只瀋陽蒲農米業是這樣,開原周氏米業有限公司也是如此,總經理周彥海告訴記者:“現在形勢很不好,價格低銷的也不好。現在水稻收購價在1.6元左右,水稻的出米率低,僅65%左右,加工成大米後出廠價僅有2.35元,幾乎沒有利潤。”

  為什麼會出現“稻強米弱”的現象,記者走訪了遼寧省內多家稻米加工企業,綜合他們反映的情況,稻強米弱的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幾條:一是國家宏觀調控,實行水稻最低保護價;二是從國外進口部分大米,低價格衝擊國內市場;三是相比南方大米,東北大米品質好價格高,沒有價格優勢。

  規模大一些的稻米加工企業也好不到哪去。一家不願透露公司名稱的稻米加工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説:“近幾年‘稻強米弱’現象一直持續,現在水稻1.5-1.6元一斤,大米出廠價在2.25-2.30元一斤,我們有的訂單是在虧錢加工,但為了保客戶、保市場,虧錢也得做,主要是為了今後的長遠發展。”

  白天停工晚上開機,只因夜間電價低——企業內部挖潛降成本

  大米價格低為何還不好賣?瀋陽蒲農米業公司經理楊俊亭,就自己的企業分析有如下幾個原因:一是受大的經濟環境影響,特別是各大城市建築業萎縮,原先大量的建築工人縮減造成大米消耗減少;二是團購基本沒有了,原來機關、學校等批發大米走的量都比較大;三是高端産品不好賣,像我們産的有機大米,原來主要是靠關係渠道,現在渠道沒了,不好賣了。

  桓仁華晰特色農業公司的王岩告訴記者:“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的主食也呈多樣化,各種各樣的雜糧、麵食多了,副食消費也在增加,大米的消費自然也在減少。我們的大米主要在本地銷售,現在基建工程大多停了,周邊的企業裁員、停産、半停産的也不少,造成大米銷量受影響。”

  面對目前的困境,稻米加工企業自身有沒有想辦法來渡難關?“我們現在靠稻米加工出來的米糠、稻殼粉等副産品抵銷一些費用,如人工費、電費。要解決目前困境,我們要繼續加大開拓市場的力度,我們已經在瀋陽糧食批發市場租了一個門面,旨在擴大銷量。”瀋陽蒲農米業公司經理楊俊亭對記者説,等維持過這一段時間和等新稻上市後,困境也許能緩解一些。現在是稻穀青黃不接的時候,稻穀價格相對也要貴一些,估計新稻上市價格能回落。

  還有多家企業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時較低的電價來節約生産成本,某稻米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白天用電一度電要1元多錢,而晚上低谷時段電價僅是白天的三分之一,按照現在的稻穀價格,白天沒法幹活,只能停工。”稻米加工企業都在想方設法通過內部挖潛,如增加自動化程度等手段來降低生産成本,以期提高稻穀加工利潤。

  大企業上設備享國家補貼,中小企業卻沒有——希望政策平等也是保護農民

  這幾年賣糧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而中小型稻米加工企業的存在,方便了當地農民賣糧,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新民市法哈牛鎮興隆橋村農民周長琴告訴記者:“我家有21畝水稻,去年一畝産1300斤左右,剛收下來就賣給村裏的蒲農米業公司了。他們的收購價要比市場價高幾分錢,一畝地多增加收入三四十元,可能也不算多,但全算上也有個五六千元,對我們家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米廠若是開不下去,受損的還是我們農民。”

  周長琴的話也得到其他村民的認同,“如果家門口不能賣糧,就得到國有儲備庫去賣,一壓價還不如市場價高,別看現在儲備庫收糧價格高,真要是小工廠不能加工了,糧價肯定會下跌,大家都這麼認為。”

  桓仁華晰特色農業公司下有一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公司也只加工合作社社員的稻穀,公司在收購社員的稻穀時都是加價收購的,也是為了多給社員創造一些利潤。公司經理王岩説:“這一陣子廠房在維修,也正好處於伏天,大米不易保存,就沒有加工,等到9月中旬新稻上市後再開工。”

  瀋陽北源米業經理張愛忠説:“我們現在加工1噸稻穀只有百八十元的利潤,僅僅保本,這幾年越來越差。企業實力不大,想節省人工上自動包裝線我們也上不起,而一些大型稻米加工企業上設備卻能享受到國家補貼。”

  與眾多中小企業不同,許多大型稻米加工企業由於加工産業鏈長,他們不是靠大米來取得利潤,而是靠副産品來取得利潤。如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加工廠的某大型稻米加工公司,就是在用油的利潤補貼米的虧損。因為他們的加工鏈長,米糠可以加工成油,稻殼用來生物發電,通過加工稻穀的副産品來提升利潤。

  瀋陽蒲農米業公司經理楊俊亭説:“國家出臺糧食保護價是好事,但是應有計劃,每年收購多少要有一定的量。不能有時一點不收,有時大量收購,造成稻穀價格起落。像今年開春收稻穀時本來是1.3元多一斤,後來儲備庫大量收購,他們儲藏糧食有補貼啊,價格一下子漲了2毛多,我們加工廠就受不了啦,直接拉高了生産成本,而加工出廠的大米卻沒有漲價。”

  幾位中小企業主呼籲:“希望國家在糧食生産與加工方面的政策,能照顧到中小型稻米加工廠的利益,扶持我們一把,這也將有助於維護稻農利益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