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稱將監控南海以減少衝突 專家:美國無資格

  • 發佈時間:2014-08-12 08: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將監控南海”——路透社11日引述美國國務院匿名官員的話稱,美國將“監控南海,以查看減少衝突的舉措是否落實”。報道稱,而就在此前一天的東盟地區論壇上,“北京擊退了美國對其在南海爭議海域行動的壓力”。美國提議在南海暫停刺激性行動,但遭到了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冷遇,“顯而易見,華盛頓阻撓中國武斷行為的努力受到了挫折。”11日,參加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的中國和其他國家官員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本次會議期間,沒有什麼國家對美國提出的所謂“凍結南海行動倡議”表現出興趣,也沒有哪個國家在現場公開出來呼應和附和。相關官員説,個別國家渲染東盟外長會議發表的公報中涉南海問題的表述“顯示東盟與中國關係的緊張”,也是言過其實。

  “中國猛烈抨擊美國的南海倡議”,法新社11日引述中國外交部的文章稱,8月10日,王毅外長在緬甸內比都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時,就一些國家渲染所謂南海緊張局勢當場作出回應。王毅表示,當前南海局勢總體是穩定的,航行自由也沒有任何問題,迄今從未聽説哪一艘船隻的航行自由受到影響。中國與東盟關係更是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我們不贊成有人炒作所謂南海局勢緊張。王毅説,中國和東盟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有關問題,一些域外國家卻坐立不安,渲染緊張,不知道意欲何為?難道還想把這個地區也搞亂嗎?域外國家可以有合理的關切,但我們反對到這個地區來指手劃腳。報道稱,該表態被認為明顯批評美國。此外,王毅還表示,中國和東盟完全有能力、也有智慧維護好南海的和平穩定。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11日告訴《環球時報》,美國並非南海聲索國,沒有資格監控南海。美國所謂的“監控南海”,一是跟蹤南海的形勢發展,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監控,看南海形勢有無變化和改善;二是指技術層面上的監控,美國有技術手段,可以給菲提供海岸監視系統,用於監視中國在黃岩島、仁愛礁的行動。美國和菲律賓達成的為期10年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使美軍重返蘇比克海軍基地,美軍相應的設備和海岸雷達可以跟蹤中國在南海的活動。

  和美國的南海倡議相呼應,菲律賓在東盟地區論壇上提出了南海“三階段行動計劃”建議,分為“立即”、“中期”和“最終”3個步驟。立即階段要求各方中止可能導致南海緊張升級的活動,包括在島礁上修建設施。中期階段是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快速制定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最終解決方案強調建立起糾紛解決機制,確保在國際法基礎上永久解決南海問題。據《華爾街日報》稱,當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裏奧在東盟地區論壇上宣傳該建議時,遭到中方反駁。一名與會的中國官員對《環球時報》表示,菲律賓方面提出的解決南海問題三步走方案,也基本是無人問津。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指出的,菲律賓的方案撇開內容不説,單從菲方去年以來的所作所為看,就讓人感到邏輯混亂,自相矛盾。因為菲方自己已經跳過了前兩步,一下子走到了提交國家仲裁這第三步,它實際上是以自己的行動否定和違背了自己的方案。如果菲方真想推銷這一方案,它應該先立即撤銷針對中方的仲裁。 菲律賓Rappler新聞網稱,面對中方的批評,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喬塞11日辯稱,“菲方建議不是步驟,而是方案,可以同時進行”。

  吳士存説,美國的南海倡議及菲律賓的三步走方案遭遇挫敗後,不會就此止步,一定還會出新花招,加大介入力度。菲律賓提交的所謂南海仲裁案要進入聽證階段,美菲可能還會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菲律賓扮演的是美國的走卒角色,完全按照美國的意志行事,與美國一唱一和。它遲早會嘗到失敗的苦果。

  11日,美國國務卿克裏抵達澳大利亞,與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一起參加澳美部長級對話磋商會議。《華爾街日報》稱,根據該報獲得的一份簡報,作為加強美國與澳大利亞防務關係的措施之一,美國正在考慮輪換更多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到澳大利亞北部。美國目前每年有1150名海軍陸戰隊等軍事人員輪換到澳北部的達爾文駐守,雙方12日將簽署為期25年的協議,將美軍駐澳人數增加到2500人。“美國防務戰略家重視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因為與日本、南韓和關島等現有的軍事基地相比,這裡相對安全,不容易遭受中國的導彈襲擊。此外,這裡還有開闊的地理環境,適宜進行大規模訓練和武器演練。而澳大利亞則視美國軍事存在的增長為其相對規模較小的軍隊的重要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