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棚改需創新投融資機制

  • 發佈時間:2014-08-12 06:06: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棚戶區改造的資金需求量大、回報週期長。推進好這項民生工程,關鍵要拓展投融資渠道,理順投融資機制,其核心則是深化金融創新,真正做到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有機結合

  近日,國家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獲批開業,重點支援棚戶區改造及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工程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未來將在落實財稅支援棚戶區改造政策的同時,繼續加大金融債券支援力度。住建部將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積極支援符合信貸條件的棚戶區改造項目。

  棚戶區改造既是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的民生工程,也有利於拉動投資和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是重要的穩增長舉措,具有多重意義。但棚戶區改造的資金需求量大、回報週期長,僅今年確定改造的470萬戶所需資金就超過1萬億元。因此,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已成為這項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從國開行住宅金融事業部加快獲批開業看,發揮開發性金融的供血作用被寄予厚望。開發性金融機構具有國家信用,其貸款利率明顯低於一般金融機構和企業,有利於降低棚改的融資成本。同時,在全面開展此類貸款業務的同時,還應利用自身獨特優勢,儘快推出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住宅金融專項債券”,吸收郵政儲蓄、社會保障等資金參與棚戶區改造。此類專項金融債券是對現有地方政府棚改債和企業債的有益補充,既可降低融資成本,也可防範地方政府信用擴張風險。

  財政資金也要在棚改中起到引導作用。中央已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補助,今年下達了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補貼1158億元。地方政府也可從稅收、土地出讓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安排部分資金,通過貸款貼息、債券貼息等方式鼓勵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不過,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棚戶區改造不能完全依賴財政資金。財政資金要更多地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為各類資金的進入起到示範引領效應。

  商業銀行信貸依然要成為棚改的主要資金來源。近期,兩次“定向降準”和調整存貸比統計口徑等政策,有利於釋放新的信貸資金,為商業銀行支援棚改提供流動性保障。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商業銀行應堅持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由於大量棚戶區位於城市的老城區甚至是黃金地段,地理位置優越,商業價值較高,這些棚戶區的改造是能夠吸引商業銀行支援的。

  除了財政資金和銀行貸款,債券市場也應成為棚改融資新的重要渠道。目前,以地方投融資平臺為發行主體的城投債,是棚戶區改造的重要融資方式。隨著地方政府加強債務管理、推進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財政體制改革,創新城投債融資模式刻不容緩。下一步,對於具有穩定償債資金來源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可按照“融資—投資建設—回收資金”封閉運作的模式,開展棚改項目收益債券試點。要將債券資金與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的信貸資金相互配合,探索利用“債貸組合”的方式支援棚戶區改造,鼓勵各類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承擔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任務。

  社會資本則孕育著更大的發掘潛力。民間資金規模龐大,亟須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因此才會出現當下“投資難”和“融資難”、“融資貴”並存的局面。要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為社會資本的盈利空間提供政策支援,通過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先行進入,帶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棚改領域,實現資金的良性迴圈。這既有利於促進民間資金投資,穩定經濟增長,也有利於提高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資源配置效率,減輕政府財政投入壓力,防範地方債務風險。

  總體來看,做好棚戶區改造關鍵要拓展投融資渠道,理順投融資機制,其核心則是深化金融創新,真正做到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有機結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