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漲不停 次新股累了
- 發佈時間:2014-08-11 03:29:28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自今年6月份新股第二輪重啟後,一共有20家新股完成了發行和上市,累計漲幅驚人。其中,除了8月8日剛上市的禾豐牧業外,19家次新股中只有川儀股份、今世緣、依頓電子3家上市至今的累計漲幅低於100%以下。當然,川儀股份仍在連續漲停,因此今世緣和依頓電子兩家是6月新股上市以來漲幅表現最差的,只有52%、63%。
資訊技術依然是最重要的行業
資訊技術行業依然是當前新股最集中的行業。從這三輪發行的新股行業類別進行分類,各階段佔比居前的行業分別是1月的資訊技術、工業、可選消費,6月的日常消費、資訊技術、可選消費,7月的資訊技術、日常消費、工業、公用事業等。
這固然是當前交易所為了加快經濟轉型而支援資訊技術、消費等行業發行上市,同時説明瞭當前國內新興産業大多集中在這些行業當中。預計未來醫藥、醫療保健、非銀金融等行業新股有可能會逐步增加,使新股的行業分佈更為合理及趨於分散。從上市後的市場表現來看,資訊技術、可選消費等行業的表現也是最為突出的,預計後續發行數量仍然較多。
增量資金主要以QFII為主
滬深兩市在7月28日創出近期成交額新高,在隨後的8個交易日中,僅有一個交易日的資金是流入為主,其餘皆為明顯流出,顯示市場主力資金並不太看好後市。從行業的資金流向來看,在過去的20個交易日,28個一級行業中只有非銀金融、銀行、鋼鐵3個行業呈現資金流入,其餘各個行業皆為資金流出。其中,資金流出最少的行業為食品飲料、採掘、休閒服務等,資金流出最多的行業為醫藥生物、電腦、電子、機械設備、傳媒等行業,基本是小盤股和次新股。
另外,本次A股市場上漲行情的增量資金主要以QFII機構及A股存量資金為主。截至7月30日,測算本月QFII主力席位共約有27.94億美元流入A股市場,資金流量為2011年以來第二高水準。從基金的股票投資比例來看,7月初至今一直處於下跌,與創業板走勢接近,與中小板和滬深300走勢相反,顯示基金等機構近期減持創業板,總量規模上卻控制倉位,對市場後續反彈空間比較謹慎。而近期創業板的反彈主力來自次新股,預計未來將會分化。
相關新聞
兩新股本週發行
本週將有兩家新股發行,分別是8月13週三長白山(603099),發行價格為4.54元,發行市盈率20.25倍;還有8月14日週四的會稽山(601579),發行價格為4.43元,發行市盈率僅14.42倍。兩家新股募資規模分別只有3.03億元和4.43億元,總共才7.46億元規模,比較小,預計將繼續受到市場資金追捧。預計中簽率仍然較低,中簽率估計在0.6%~0.8%左右,預計兩家凍結資金在1500億元~2000億元之間。
新股 詳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