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謹防借戶改剝奪農民土地

  • 發佈時間:2014-08-11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蘇培科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戶籍制度改革事關數億農民和幾億外出務工人員的切身利益,牽動著眾人的心,人們異常關切,期盼和訴求也最多。這些年“外地戶口”成為阻礙和限制人們享受公民最基本權利、公共福利、社會保障的攔路虎,戶籍制度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的産物,其世襲性決定的社會分工、等級差別和財富、福利分配的不公平,導致城鄉二元結構差異越來越大,社會資源不是由市場來決定,而是由政府根據城鄉分割管理的原則進行配置,這與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格格不入,如果戶籍制度不改則城鄉矛盾和社會矛盾會越來越突出。這次戶籍制度改革正是基於此而進行深度改革,也贏得了民心。

  這次戶籍制度改革之所以在國內引起歡騰,主要是戶籍制度改革將引起中國深層次的變革,公民權利和公民意識將會崛起,各種要素資源將會流通和交易,各種行政限制性措施減少後市場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經濟活動將從“以G D P為核心”轉向“以人為核心”,戶籍制度改革將會進一步釋放勞動力的價值,也會穩定人心。這次改革的核心是讓所有人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戶籍二元割裂的背後其實是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的差別,這次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將在制度和政策上消除“二等公民”,但要真正消除二元分化的差距還需要一個過程。由於過去長期“以農補工”造成的財富失衡不可能迅速改善,資源反哺需要一個過程,況且農民戶口轉成與市民一樣的居民戶口,還需要公共財政大量投入,需要完善其配套福利和公共服務,享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公民權利,這也是此次戶籍制度改革的內涵,而不是簡單地換一個戶口本。

  此次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規定,將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納入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並落實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和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一張身份證就可以在全國任何地方獲得基本公共福利,從而剔除地域差異背後的歧視性政策。

  此次戶籍制度改革後,大城市的戶口依然還會搶手和稀缺,主要是戶口背後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比小城鎮多,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無論在醫療、教育等方面均比小城鎮有優勢,當然如果不在北京居住和工作,人們還是會就近選擇這些公共服務,而不會捨近求遠,所以用戶籍來限制和排他恰恰是在排斥這個城市中貢獻者。此次戶籍制度改革雖然鼓勵農民落戶城鎮,但對特大城市落戶依然要嚴格限制,將以更加人性的積分制來替代戶籍排斥,但也能讓人理解,畢竟大城市人口眾多、資源有限,需要過渡性的緩解措施。從廣州、深圳、上海的積分經驗來看,積分制有一定的合理性,積分分值主要考量工作年限、居住年限、參加社保的年限、專業技能等指標,這顯然相對合理和有盼頭一些,但也不能太過苛刻,避免成為高精尖人才的落戶機制,畢竟一個城市除了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保姆、廚師和保潔等基礎工作人員,因此積分制也要且行且修正,避免一刀切。

  從目前釋放出來的情形來看,戶籍制度改革的意義無疑是積極的,改革的紅利值得期待,但在執行時要防止走偏,要防止地方基層借戶籍改革之名剝奪農民土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