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拉克民眾對美空襲看法不一:空襲不能解決問題

  • 發佈時間:2014-08-10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伊拉克國家媒體中心報道稱,8月8日,伊拉克北部城鎮辛賈爾鎮遭到空襲,45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極端武裝(“伊黎”武裝)成員被打死,空襲還導致60人受傷。美國國防部8日發表聲明稱,在總統奧巴馬授權後,美軍已在伊拉克發動至少三輪空襲。

  美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在聲明中表示,首輪空襲過後,第二輪空襲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8日上午10點左右,美軍使用無人機對一處武裝人員的據點發動襲擊,部分武裝人員逃出據點。待他們重新回到據點後,無人機再次進行空襲,並成功清剿了剩餘武裝人員。約一小時後,四架F/A-18戰鬥機對“伊黎”的車隊和據點進行了空襲,空襲共摧毀七輛汽車。

  此外,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8日説,奧巴馬尚未設定結束空襲的具體日期,美方將根據伊拉克實際狀況作出決定並隨時進行評估。他同時重申,總統不會考慮美軍長期介入伊拉克的軍事衝突。”

   庫爾德人搶購槍支備

  “伊黎”武裝上週末開始在伊拉克北部發動猛烈攻勢,奪取10多個城鎮和伊拉克最大的水壩,迫使在自治區外作戰的庫爾德武裝撤退,直逼有150萬人口的庫區首府埃爾比勒。當地時間8日下午1時45分,兩架美軍F-18戰鬥機呼嘯著向埃爾比勒以西的極端武裝火炮陣地投下兩枚500磅的鐳射制導炸彈。3個多小時後,美軍軍機對這一區域進行了第二輪空襲。

  “埃爾比勒的居民已經放下工作來買槍,準備戰鬥,”武器商人阿蘭如是説。阿蘭告訴路透社記者,僅7日一天他就賣了45支槍,突擊步槍的售價幾乎翻了一番,從700美元漲到1300美元。

  購買武器的人中包括22歲的學生加旺·馬哈茂德。他説:“我來買武器,準備打仗。我不屬於庫爾德武裝,但是我自願作戰。”44歲的茶葉商人阿布·布林德説,大家把孩子送到埃爾比勒以外的親戚家,“但是男人們留了下來。他們(極端武裝)別想到達這裡,除非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庫爾德自治區政府8日説,兩個月來,150名庫爾德武裝人員在與“伊黎”武裝的交戰中死亡,大約500人受傷。

   伊民眾對美空襲看法不一

  在埃爾比勒市區內,25歲的市政府工作人員霍希亞爾對記者説:“只有這樣的空中打擊才能有效地對付這些恐怖分子。”而當地庫爾德族居民迪亞則表示,美軍空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美國人應當派遣地面部隊和自由鬥士(庫爾德武裝部隊成員)一同作戰”。

  飽受“伊黎”武裝摧殘的難民也對美軍的空襲行動看法不一。在埃爾比勒北部安卡瓦區一個難民集中的教堂,39歲的哈馬表示,雖然美軍的空襲行動來得有些晚,“但晚來的行動總比不行動要強”。而來自摩蘇爾一個村莊的居民阿卜杜拉説,即使有“伊黎”武裝分子被美國人的飛機炸死,還會不斷有新人加入他們。

  奧巴馬打仗不忘休假

  奧巴馬7日晚宣佈授權美軍“定點”空襲伊拉克宗教極端武裝,成為連續第四名在伊拉克動用武力的美國總統,不情願地重復了他曾經希望結束的歷史。美國官員披露,奧巴馬兩個月來一直在考慮針對伊拉克局勢的政策選項,但直到最近幾天伊北部形勢急轉直下,才下決心“出手”。只是,白宮現階段的目標實際上是“遏制”而非“消滅”極端武裝,美軍行動能否有效,今後如何調整,仍是未知數。

  奧巴馬7日堅稱,不會讓美國在伊拉克捲入另一場戰爭,軍事介入將“有限度”。白宮強調,空襲

  和空投並非開啟一場旨在擊敗極端武裝的“開放式”行動。按照美聯社的説法,美國眼下的目標實際上是“遏制”而非“消滅”“伊黎”武裝。因此,美國今後介入的程度會有多深,空襲能否阻止極端武裝的勢頭,都是未知數。而且,救援和保護被困難民、保護埃爾比勒和美國人安全這些任務給軍事指揮官部署行動提供了相當大的餘地。因此,這場行動的結局實際是“開放式”。美聯社説,美軍下一步如何行動,或許取決於“伊黎”武裝。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瑪麗·哈夫説,要避免繼續挨轟炸,“伊黎”武裝必須至少停止向埃爾比勒進軍。

  另據報道,儘管美軍開始空襲“伊黎”武裝,美國白宮8日説,奧巴馬仍將按計劃于9日前往馬薩諸塞州馬撒葡萄園島度假,為期兩周。先前度假期間,奧巴馬通常打高爾夫、海灘野餐和下館子。

  就他是否能在休假期間繼續指揮空襲和人道主義援助,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説,奧巴馬出行時將攜帶通信設備,有國家安全顧問隨行,因而可以履行作為武裝部隊總司令的全部職責。他拒絕回答奧巴馬在度假地而不是白宮發號施令是否合適的問題。

  多國航企避開伊拉克空域

  美國聯邦航空局8日禁止美國商業航空公司飛越伊拉克領空。而其他多家非美國航空運營商已經避開伊拉克空域。

  美國達美航空公司説,數周前已經停止飛越伊拉克空域;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也于一週前避開伊拉克空域。

  伊拉克空域是歐洲與西亞北非及亞洲其他地區的主要飛行通道。伊拉克局勢惡化後,多家航空公司改道。航班飛行狀況追蹤網站“航班早知道”(FlightAware)首席執行官丹尼爾·貝克告訴法新社記者,許多航空公司已經向北改道,從土耳其和伊朗空域通過。另一家航班追蹤網站“24小時飛行雷達”(Flightradar24)的客機飛行航跡顯示,8日晚間,飛機沿一條航線從伊朗西部空域通行,繞開伊拉克,與一個月前的情況完全不同。

  歐洲聯盟航空安全局上周提醒歐洲空運商在伊拉克空域飛行有潛在風險,要求他們加以小心。歐洲航空安全組織網站8日轉發美國聯邦航空局禁飛伊拉克的通知。

  歐洲空運商中,英國航空公司暫停從伊拉克空域通過;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決定12日前暫停進出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的航班。法新社報道,法國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英國維珍航空過去兩周已經避開伊拉克空域。土耳其航空公司也暫停埃爾比勒航線,而往返伊拉克其他城市的航班不受影響。綜合新華社、中新社消息

  擔憂

  千余在伊中國人目前尚安全

  薩達姆政府倒臺後,伊拉克阿拉伯人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爆發嚴重教派衝突,庫爾德人地區則相對安全,成為“世外桃源”。多年來,庫區和中央政府之間因石油利益分配等事項爭吵不休,互不信任。面對來勢洶洶的共同敵人,伊拉克中央政府開始向庫爾德自治區提供彈藥。伊拉克政府軍一架C—130型運輸機飛抵埃爾比勒,向庫區方面運送輕武器彈藥。按照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美國官員的説法,這一舉動“史無前例”。

  庫爾德自治區有不少外國石油企業。由於擔心安全,一些石油公司開始疏散員工。數以百計僱員8日在埃爾比勒機場乘機撤離。一名油田工人告訴路透社記者,他們7日撤離作業區,“公司方面認為形勢不安全,告訴我們離開,等待通知”。

  據媒體報道,目前,在伊拉克的中國企業多是國企,主要集中在電力、石油和基建等領域,除中企員工外,伊拉克華人華僑數量已很少。目前在伊拉克當地堅守的中國人大約有1000余人,他們主要來自20多家中國公司。除在巴格達有少量中國僑民外,絕大多數中國人主要集中在庫爾德自治區以及伊拉克南部,目前在伊中國人的安全狀況總體穩定。 據中新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