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降杠桿
- 發佈時間:2014-08-08 17:30:30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市場中的微觀個體——企業而言,什麼最重要呢?答案是企業的現金流,特別是經營現金流。多數如日中天的公司之所以“突然死亡”,就是因為好大喜功,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收入規模等戰略目標上,卻很少關注現金週轉的問題。
現在,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風險突出。IMF數據顯示,2005年—2012年,中國非金融部門(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債務佔GDP比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杠桿率由139.3%上升至176.3%,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上升速度最快。根據標普數據,截至2013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公司的債務總額共12萬億美元,為GDP的120%。預計2014年底,中國非金融企業持債規模將為13.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3.7萬億美元。從行業分佈上看,越是那些産能過剩的行業、資本密集型行業,其資産負債率越高,尤其是在機械、造船、地産、建材、基礎化工、鋼鐵等行業負債率最高,並且這些強週期行業對資金成本上升的敏感性較大,利息支出負擔最為顯著。
與上述情況對應的是,銀監會7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6944億元,比年初增加1024億元,連續11個季度上升;不良貸款率為1.08%,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隨著國內經濟下行,房地産價格回落,出現經濟增長乏力、投資回報下降等情況,逐步波及銀行體系,銀行貸款隨之過度緊縮甚至凍結,形成抵押品損失——償付能力下降相互促進的迴圈問題,加劇了金融和經濟波動,進而造成不良貸款上升;另一方面,大部分新增不良貸款集中出現在鋼貿、光伏、船舶等行業的生産流通及上下游企業。
兩相印證,可以發現,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杠桿率。杠桿率高,則對現金流壓力大;現金流壓力大,則企業就容易“突然死亡”,形成爛賬。再進一步,一個國家的實體經濟是由無數個微觀實業企業組成的,這些企業的償付能力下降,現金流枯竭“缺血”,那麼一個國家的實體經濟也很難振作。
經濟學上,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叫做市場出清,理想狀態下,無論勞動市場上的工資還是産品市場上的價格都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供求情況迅速進行調整。一旦産品市場出現超額供給,價格就會下降,直至商品價格降到使買方願意購買為止;如果勞動市場出現超額供給,工資就會下降,直至工資降到使僱主願意為所有想工作的失業者提供工作為止。當然,這是理想。
現實中,因為價格有黏性,工資有剛性,實現市場有效率出清十分困難。市場陷入膠著狀態時,往往需要外部因素作為推動力量。
2014年是企業償債高峰期。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共有1706隻企業債(含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將産生派息或兌付現金流,現金流合計2771億元。除5月、6月企業債派息資金量為約80億元和90億元外,其餘月份派息資金均超100億元,10月、11月和12月更是超過了200億元規模,風險時間點比較集中。所以,企業現金流壓力今年十分突出。
這種情況下,既要容忍一定的風險暴露,更要加快降杠桿的步伐。一方面,必須控制新增債務成本,依靠市場利率實實在在的下降,才能有效紓解實體企業可能傳導到金融體系的風險;另一方面,必須提升資金運營效率,讓市場資金自由配置到需要的地方去,讓資金的所有者去自主選擇支援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雙管齊下,才有未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