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沃爾瑪華潤連遭曝光 超市過期熟食頑疾為何難解

  • 發佈時間:2014-08-08 15: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汪文品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頻截圖

  擺放幾天的熟食不新鮮了就回鍋煮再賣,大塊賣不掉的熏兔肉變身麻辣雜拌小盒賣,煎炸熟食的油可以一個月甚至從來不換……這些駭人聽聞又令人義憤填膺的事兒並非發生在黑作坊,而是現身沃爾瑪、華潤等正規超市賣場。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美譽度、知名度相對高的超市更多地成為老百姓的消費首選。大超市裏的食品看起來似乎更讓人放心,然而接連曝光的超市熟食問題澆熄了消費者的滿腔熱情。在如今食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之下,超市的熟食怎能屢屢犯案?頑疾為何難解?

  沃爾瑪——過期肉製作熟食

  8月7日,某網站發佈了一段深圳都市頻道《一時間》的節目視頻,一名在深圳洪湖沃爾瑪工作了8年的員工向記者爆料沃爾瑪超市炸熟食的油有些從來不換,黑得像醬油一樣。這些熟食加工油大部分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才換。

  據介紹,從去年開始,洪湖沃爾瑪熟食部的主管採取了一些“控製成本”的措施。不過這些措施讓多名員工和技工都難以接受。視頻中顯示,炸過100多塊雞塊的油就已經變黑,但通過每天往裏面加半桶油來逃避檢測。

  駭人聽聞的熟食製作內幕遠不止這些。這名員工還爆料,不僅用油有問題,而且用於製作熟食的原材料也有問題。這些冷鮮家禽每週都會進貨一次,按照原材料的規定,在-5℃到0℃的保鮮時,保質期只有7天,而這些製作熟食的原材料來自於超過這些超過7天的冷鮮家禽。此外,一些顧客購買到長蟲的大米,在超市得到退還之後,並沒有退回給供應商,而是回到熟食區,經過處理後用於製作快餐,出售給消費者。

  華潤萬家——不新鮮熟食回鍋重煮再買

  無獨有偶,7月底,青島華潤萬家的一熟食櫃檯被曝光沒賣出去的熟食撕了標簽第二天再賣,永遠是“當天做的,新鮮的”,實在不新鮮就重新下鍋煮。櫃檯上兩塊熏豬排擺賣五六天,整塊豬肝變大塊豬肝再變豬肝片,放了幾天賣不掉的熏兔肉變身麻辣雜拌。

  7月26日,有記者來到了青島嶗山區大拇指廣場內的華潤萬家超市臥底調查,發現櫃檯的熟食裝了很多盒,晚上常會有剩的,其中兩塊無人問津的熏豬排,更是擺了五六天。隨後老闆吩咐了一個活,切豬肝,然後裝盒,用保鮮膜包起來。在一個大的塑膠袋裏,裝了很多完整的熟豬肝,要先把這些豬肝拿出來,把一葉大的豬肝切成三塊,然後把它們裝進塑膠盒裏,再用保鮮膜包起來,最後把這些塊狀的豬肝稱重貼上價簽,裝完豬肝,又按照同樣的要求裝了泡椒鳳爪、滷雞肝、熏雞胗、薰鵪鶉蛋、熏魚等熟食。每樣都裝了六七盒,然後擺在了櫃檯外面的臺面上。

  儘管熟食的價簽上打的包裝日期是當天,保質日期也是當天。但到了晚上九點,記者和店員就開始收拾熟食攤位,先把櫃檯裏的熏兔子,熏豬臉等裝到一個塑膠袋裏,然後把它們全部放進一個大盆裏。櫃檯上擺著的盒裝熟食,則直接把價簽撕掉,一盒盒也放到一個大盆裏,最後,這些東西都放到了移動貨架上,拉進冷庫裏。到了7月31日晚上,記者又重復了一遍這個過程。據店員介紹,這些撕掉標簽的熟食第二天會繼續出售。“第二天的時候把保鮮膜撕掉,再重新用保鮮膜包一下,然後再稱重貼上價簽。”

  專家支招——

  常態化監管配合嚴厲懲處營造良性監管生態

  事實上,沃爾瑪、華潤這些正規超市都宣稱對熟食的製作有嚴格的製作流程,對原材料的使用和報廢也有規定,但屢遭曝光的“黑幕”表明這些看似嚴格的規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是流於形式。早在2011年沃爾瑪重慶店就曾因出售過期板鴨制的熟食被處罰。

  專家表示,食品安全作為全球性難題很難實現“零風險”,但應該對此類事件“零容忍”。據媒體報道,在各地工商部門定期開展的散裝熟食的抽檢中,多家大型超市不止一次上黑榜。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正規大超市熟食屢屢曝出問題,反映了政府部門的常態監管不可懈怠。一方面,企業自身責任不可忽視,不論是生産企業還是經營企業都必須嚴格管控自身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政府監管不可放鬆,需要加快常態化監管建設。雙管齊下、做實監管才能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監管生態環境。

  與此前炒得火熱的“福喜”事件一樣,沃爾瑪、華潤過期熟食問題又是媒體揭露,食品監管又沒跑過媒體。多位專家分析稱,從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現狀看,監管部門雖然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多是跟風式、被動式應對,且執法力量主要用於解決“急難險重”問題,主動監管、預防式監管措施較少。

  何繼紅告訴記者,政府監管必須加快常態監管,不能有問題才查沒問題就不查。“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只有食品安全監管的每個環節做到不留空隙,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消費者才能對食品安全放心。

  “監管部門應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讓生産經營者不敢犯、不想犯,也不能犯。”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則表示,處罰必須讓違法者傾家蕩産,法律才能達到震懾作用。他期待食品安全法修改後更加嚴厲,監管部門執法更堅決,這樣才能與召回辦法等一起構成嚴密的食品安全防護網,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利益。

  我國在市場監管方面力度不斷加強,法制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法實施5年後,今年開始修改,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6月份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據介紹,嚴處重責違法違規行為,是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的主要內容之一。根據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産經營管理工作;在財産處罰方面,將非法添加等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罰款額度由現行法中五至十倍罰款提高到十五至三十倍。

  據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8月6日發佈《食品召回和停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界定緊急召回和一般召回。意見稿還明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食品生産經營者召回、停止生産經營問題食品,食品生産經營者拒絕履行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視情節依法給予罰款、吊銷許可證等處罰,並及時予以公佈。

  ■大超市熟食問題記錄:多被媒體曝光

  樂購賣過期熟食被判10倍賠償

  沈先生購買了600余元的熟食後,發現已過保質期,於是將樂購特易購商業(北京)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索賠。2014年1月12日記者獲悉,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決沈先生獲得10倍賠償。

  多家大型超市散裝熟食不合格 好又多家樂福等上黑榜

  2013年11月18日,廣州市食安辦發佈第四期食品安全資訊,本期共公佈1546批次抽檢食品,其中合格食品1465批次,佔94.8%。工商部門開展的散裝熟食專項抽檢合格率僅為37.7%,主要是微生物和部分食品添加劑超標,好又多、家樂福等市內大超市均被發現出售不合格散裝熟食。

  北京超市發過期熟食更換日期後再次售賣

  2013年10月下旬,有讀者向媒體舉報稱,位於北京昌平區天通苑的一家“超市發”內,熟食區的過期食品被員工更換包裝後再次售賣。經記者實地走訪和知情人提供的視頻證實,確實有該現象存在,在被更換的食品中,包括“天福號”醬鴨等熟食。

  昆明家樂福被曝賣過期熟食 便宜烤雞是賣剩的

  2011年9月底,有媒體的記者暗訪昆明家樂福雲紡店,調查發現,這家店裏過期的熟食會重新貼上標簽出售。

  重慶沃爾瑪過期板鴨油炸當熟食賣 工商執法當場查獲

  2011年2月28日,一市民向重慶市工商局投訴,稱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重慶九龍廣場店熟食品櫃檯,將過期的“樟茶板鴨”進行油炸加工後再銷售。同時,該市民還安排親友於當日8時購買了再加工後的板鴨作為證據。

  接到投訴後,重慶市工商局立即派執法人員前往調查。在現場,執法人員在熟食品加工區內發現,該超市熟食品部女員工黃洪蘭正在加工“樟茶板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