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軟體、移動終端拉動資訊消費

  • 發佈時間:2014-08-07 20:30:3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8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2號文)指出,我國市場規模龐大,正處於居民消費升級和資訊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快融合發展的階段,資訊消費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資訊消費總規模達1.38萬億元,同比增長19.8%。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我國上半年資訊消費已成為拉動國內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而從長遠來看,我國資訊消費仍然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資訊消費成上半年消費亮點

  2013年8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加快促進資訊消費,能夠有效拉動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消費升級、産業轉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穩增長又調結構的重要舉措。《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其中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資訊消費規模達到2.4萬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的總體目標。

  據賽迪顧問網際網路産業研究中心總經理耿岩介紹,今年1~5月,我國資訊消費總規模中,軟體消費和資訊終端産品同比增長均超過20%,成為主要的拉動力量。“在大中城市,智慧手機、智慧電視、平板電腦等産品的消費方興未艾,即時通訊、網路視頻、網路購物、線上支付等智慧化、網路化的服務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便利,同時推動了資訊消費市場的旺盛發展。”耿岩指出。“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愈加普及,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成為資訊消費的一大爆發點,同時APP的興起力促資訊消費增長。”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也指出,“資訊消費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而且與文化、旅遊等産業關聯度較大,對拉動整體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産業研究室主任依紹華在採訪中告訴國際商報記者,上半年國內消費整體呈現出緩中趨穩的態勢,其中資訊消費是主要的拉動力。“從産品類別看,數位産品翻新速度較快,是近幾個月來消費增長的熱點;從資訊服務看,以順豐‘嘿客’為代表的快遞渠道下沉,將社區服務與電子商務連接,使得資訊消費更為便捷。”依紹華説。

  長遠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資訊消費的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固有的基礎設施支撐能力較弱、産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足、市場準入門檻較高等缺陷正在被逐步克服,資訊消費長期前景看好。

  郭凡禮指出,隨著我國光纖、4G的推廣及産品和服務創新能力的提高,國內資訊行業競爭激烈,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正引領著行業不斷求變,與此同時,市場準入門檻也在不斷降低,國企對民資的包容能力更強。

  耿岩認為,在和消費端産品直接相關的服務方面,國內資訊消費的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已有所改觀,但在手機晶片等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高的資訊消費類的産品部分,市場壟斷地位仍由少量國外企業佔據,國內廠商與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今年以來,出於對資訊安全的重視,政府對國內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資訊消費産品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大,國內廠商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相信未來市場格局會有所改變。”耿岩説。

  依紹華認為,要促進我國資訊消費,當前最迫切的是要提升服務品質,滿足消費者需求;其次,在資訊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準入上,需要政府管理部門提供更多的支援。“目前我國政府在簡化審批程式、減少限制條件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相信以後仍然會繼續。對於政府來説,一方面是從供應商的角度加強服務,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取消差別待遇;另一方面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保障權益,提高消費滿意度。”依紹華説。“移動網際網路擁有較大外延,覆蓋運營商、軟體、硬體等多個領域,涉及到參與資訊消費的諸多方面的參與者,因此對於我國資訊消費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耿岩著重強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