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壟斷”或成汽車行業壟斷風暴眼

  • 發佈時間:2014-08-07 14:29:50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現實中,一些企業、經銷商並不純粹是孤立、自發的各自為戰,在經營過程中也常常會出現企業試圖通過行業或者組織開會來達成某種價格協議的現象。

  如何界定壟斷 是反壟斷重點

  日前,國家發改委對外發佈了《反價格壟斷規定》,明確禁止了八種價格壟斷協議。規定指出,“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在價格方面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適用本規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也對此作出解釋,指出水、電、氣等政府定價的商品不在監管範圍之內,價格水準的細節裁量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

  在2009年9月份發改委公佈徵求意見稿時,就曾出現過“一邊倒”的擔憂:石油、電信、鐵路、郵政、供電等行業,是否會超越反價格壟斷法規之上,成為“刀槍不入”的特殊行業。而人們的種種擔憂和思考,反映出公眾期待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成品油等商品的價格,也能夠進入法律的調節範疇,從更深層次來説,折射出了公眾對反壟斷的深切期許。

  反壟斷是管制經濟學中的一大難題,如何準確界定壟斷實屬不易。若過於苛刻,不利於發展規模經濟,容易打擊企業實施技術創新與品牌構建的長期戰略; 若過於寬鬆,則會出現擾亂市場、阻礙發展等種種問題。

  如果説開始實施的《反壟斷法》確立了反壟斷的基本原則和制度框架,那麼最新頒布的反價格壟斷新規,則主要針對市場調節價,是對企業、對經營者的價格行為進行監管。

  在現實中,一些企業、經銷商並不純粹是孤立、自發的各自為戰,在經營過程中也常常會出現企業試圖通過行業或者組織開會來達成某種價格協議的現象。但實際上,在很多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快速消費品行業,這種協議很難形成長久約束,以曾經轟轟烈烈進行多次的速食麵集體漲價為例,往往不出3個月價格聯盟就會自動瓦解。當然,通過法律規定明確市場主體開展價格競爭應遵守的行為準則,有助於讓經營者形成明確的法律預期,減少違規之舉。

  公平的價格、清晰合理的成本,原本就是競爭的産物,在缺乏甚至沒有競爭的壟斷背景下,價格的形成機制就難以説清。在一定意義上説,價格壟斷只是其他壟斷行為的結果。在中國,大部分壟斷行為都是行業性壟斷,歸根結底是由行政力量賦予的。很多政府和組織的壟斷地位是根深蒂固,與部門利益緊密結合,如果不能斬斷壟斷者之間的利益鏈條、推進利益結構的調整和分配,僅憑加強對企業層面的規制,其實是不夠的、也很難達到理想的反壟斷效果。

  反壟斷價格,其本質上是要求反壟斷本身。若要達到理想的反壟斷效果,就必須從源頭上遏制和避免壟斷的形成——從降低準入門檻、推動市場開放、促進自由競爭的源頭,減少和消弭壟斷滋生的土壤和空間。

  通常國際上汽車“零整比”為1:3,而賓士“零整比”高達1:12。

  與其他國家市場相比,除去進口關稅新車價格至少高出一倍,維修保養平均價格也高於全球平均水準,這不就是價格壟斷嗎?

  《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和四十七條的相關規定:對於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

  發改委針對汽車行業壟斷調查又有最新進展,在8月4日賓士上海辦公處被中國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調查後,記者獲悉,發改委已完成對克萊斯勒(中國)和一汽大眾-奧迪的反壟斷調查,處罰結果將近期公佈。

  據初步測算,如按照《反壟斷法》規定,如果上述公司在國內壟斷行為被認定,包括克萊斯勒、一汽奧迪,戴姆勒等涉案企業將最終面臨數億元罰款。

  根據2008年出臺的《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和四十七條的相關規定:對於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反壟斷法的難點在於如何取證,如果一旦確認了壟斷行為,對壟斷企業進行相應處罰也必不可少。”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表示。

  以賓士品牌舉例,2013年全年,其母公司戴姆勒全球營業收入為1179億歐元,其中在華業務佔比約為9%,營業收入達到107億歐元;奧迪在2013年,全球共銷售157萬輛,營收達到499億歐元,中國市場貢獻了銷量將近三分之一,達到49萬輛。一旦上述涉案企業在中國被認為價格壟斷,罰款數量最低額度也將達到數十億人民幣。

  有權威人士表示,進口汽車廠商的壟斷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限定整車價格和限定4S店的零配件價格和保養價格。此次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不僅局限于整車價格,更直指售後市場零部件供應渠道壟斷和車廠與4S店限價限區域銷售。

  今年4月,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發佈的“18種常見車型整車配件比(簡稱零整比)”。報告指出,中國汽車的零整比普遍在600%~700%左右,遠遠高於國外300%的平均水準,其中最高的為1273%,最低的也有272%。這或許也是此輪反壟斷調查來勢如此兇猛的導火線。“實際上就是價格壟斷,與其他國家市場相比,除去進口關稅新車價格至少高出一倍,維修保養平均價格也高於全球平均水準,這不就是價格壟斷嗎?”專家認為。

  按照《反壟斷法》規定,在反壟斷調查初期,被調查企業積極配合,可以減輕處罰,甚至免於處罰。“今年早在幾個月前,發改委就進口車價格虛高、壟斷零部件供應渠道的價格約談過幾個進口品牌,但反饋效果並不積極。”據知情人士透露。

  實際上,在去年反壟斷的信號已經開始明顯。在去年八月份,國家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當時也公開表示:發改委反壟斷調查的下一個目標會跟老百姓密切相關。石油、電信、汽車,銀行都在調查視野之內。

  反壟斷:當一個公司的行銷呈現壟斷或有壟斷趨勢的時候,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的一種干預手段。此次發改委在汽車行業的調查主要集中在:1. 進口車型價格虛高;2. 汽車企業壟斷零部件供應渠道以及售後價格虛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