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毛大慶解讀北京房價為什麼奇高
- 發佈時間:2014-08-06 1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是個極其特別的市場,在中國沒有第二個,就是因為,第一,它有著太複雜的定位;第二,它有著太好的資源。
對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來説,所有的軟實力、優質資源都高度集中在北京。優質資源是什麼?無外乎老百姓要的那些東西,教育、醫療、科技、文化、諮詢、國際化,包括工作、就業的機會。
我們做過一個調研,把這些都排在一起的時候,老百姓對霧霾是最不關心的,霧霾放在是最後一條,先進去再説。但當你房子也有了,小孩也上了重點中學了,工作也挺好,這時候開始第一位變罵霧霾了。這就是圍城心態。
所以,到北京買房,買的不是房子,買的是搶佔優勢資源的權利,這就是到北京買房子的人的心理。為什麼我説這個城市的房地産我看不懂,就因為它不是房地産,它就是一種心理需求,買的包括面子、尊嚴,包括生活的、未來的,兒女的這種地位,都在這個房子裏,北京的房子承載了太多太多居住之外的功能。
還有一些城市,基本上是中國房地産最火熱的那十幾個,北京為首,這些城市其實地永遠都供不夠,特大城市,所有人都認為這些城市地多貴都沒有風險,永遠有剛需,比如説一平方米房價都到8萬了,還有人説這也是剛需,這是什麼剛需?有時候我也不太明白。但這個“剛”不代表中低收入群體,它代表容易有人要的那個“剛”。
那在這個背景下,在2013年全國的房地産投資總額,大概是2012年的1.4倍到1.5倍左右。但是,這個總額的裏面的絕大部分,可以説是三分之二的投資,都去了這十幾個城市。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土地價格迅速增長,把未來的房價上漲的空間給提前透支了。
中國在前面這十五年裏邊,購買力最旺盛的人是誰?我做了非常詳細的數字描摹,大概70%集中在1964、1965年到1973年出生的這一批人裏頭,這一批人恰恰趕上中國的第一批人口高峰,當時大概出生了4億人。這些人已進入中年,財富已經穩定,再次購房的剛性需求肯定很少了。但是這一批人釋放了80後乃至90後孩子的房屋居住需求,這就帶來了諸如“丈母娘推高房價”這樣的問題,出於恐慌心理的購買。但是不是這些人都買了,就沒人要了呢?我説仍然有人。比方説濟南,這個城市就很有意思,每年進去好幾十萬大學生,而且基礎設施建設都越來越好,可是它留不住大學生。説明什麼呢?城市要發展,關鍵在於産業結構,在於能不能夠留住年輕人,留住未來有財富積聚能力的人。
而未來中國實體經濟要發展,也在於這一批人能不能積累財富,如果他們不能積累財富,這個事兒跟房地産絕對有關係。他們有了能力,又是房屋消費的購買者,然後城市就會再被更新。所以,不是説房地産這個事兒沒市場了,説白了,它被提前折騰了一通,現在你要再培育一批人,這批人能不能培育起來?要靠實體經濟共同增長。
這兩個就是老齡化問題,原來我形容,中國有幾件事在跑步,比如産業結構轉型和老齡化的賽跑,這件事情我個人認為跟房地産已經脫開了,這是一個非常麻煩也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將面臨全世界從來沒見過的老齡化人口國家的局面,這裡面有很多的危險,同時有很多的機會,但是這個事情是不以你我的意志為轉移的,到那天,一堆人就老了。我們去年算得很精細,跟一群博士算,大概到2030年,會出現4億多的60歲以上人口。
老齡化佔比提升的時候,房地産消費一定會變,因為剛性需求慢慢就減弱了,房子一定是一個永遠都需要購買的産品,但不要指望房價漲個沒完沒了。
(本文節選自毛大慶在《楊瀾訪談錄》中的講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