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防止一些外企實行“雙重標準”

  • 發佈時間:2014-08-06 17:18: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記者雷敏)福喜使用過期肉,微軟高通涉嫌壟斷,奧迪、克萊斯勒遭反壟斷調查……近段時間,接連曝出一些外企事件引發公眾關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外企也好,內企也罷,企業違規經營,第一責任人是企業自己。但同是這些企業,在國內外的“雙重標準”卻值得深思。可能是我們的市場環境還存在缺陷,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執法經驗不足、執法不嚴、處罰金額偏低……進入這樣的市場環境,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壞習氣。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對外企的偏愛也是問題的一個癥結。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地方政府患上了“招商依賴症”。制定指標、硬性攤派,使得各地、各部門招商“壓力山大”。在經濟下行、穩增長壓力加大的當前,監管部門對這些投資巨頭、納稅大戶就更不敢輕易得罪。事實證明,過寬的監管環境,就好比父母的“溺愛”,對企業而言是害不是愛。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應該看到,當前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高懸。不久前,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提出強化市場行為監管。強化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依據標準監管、嚴厲懲處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強化風險管理、廣泛運用科技手段實施監管。這一課一旦及時補上,相信外企也好,內企也罷,必將有所忌憚,不敢再輕易觸犯法律的“紅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