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服務”

  • 發佈時間:2014-08-06 17:17: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維視角解析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生産性服務業,這一許多人陌生的詞彙並非新鮮事物,它已成為全球産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從宏觀、百姓、企業三個視角進行解析,能夠充分看到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對於中國經濟和個人生活的重要意義。

  宏觀視角: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新引擎”

  以服務型製造業為導向驅動經濟發展,推動企業由單純生産製造商加速向製造服務商轉變,使裝備製造業結構升級取得根本性突破……在曾被譽為“東方魯爾”的國家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瀋陽市鐵西區,一場新的轉型正在悄然展開。

  按照規劃,鐵西區將構建生産性服務業集聚區和智慧城區,到2020年,服務業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0%以上,生産性服務業佔服務業比重達到60%以上,裝備製造企業的服務性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以上。

  這樣的轉型是中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倒逼使然。“從當前經濟運作看,我國部分産業産能嚴重過剩,勞動力、土地等生産要素成本上升,産品附加值低,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等問題十分特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産業協調司副司長夏農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順應我國産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大力發展各類服務業,尤其是為農業、工業服務的生産性服務業,推動我國産業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近年來,發達國家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普遍超過70%,生産性服務業增速高於服務業平均增速,發達國家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行銷等生産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産網路和産品價值鏈,顯著提高了産業發展素質和資源配置效率,獲取了巨大的超額經濟利益。

  反觀中國生産性服務業發展,以服務貿易為例,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15%,但逆差達到589億美元,同比增加38億美元。夏農指出,服務貿易逆差較大的是運輸、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保險服務等領域,這些領域逆差較大,反映出我國生産性服務業國際競爭力還不強,與國際的先進水準還有一定差距。

  “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是提高我國産業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是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任務,也是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夏農説。

  百姓視角:增加就業和收入的“擴容器”

  “縣裏幫我聯繫杭州的企業收購我種的向日葵,驗收樣品後他們一口氣簽了6000頭,一頭賣5元錢,今年靠賣向日葵我就可以收入3萬元。”吉林省通榆縣農民邢波對記者説。此前,他收穫的葵花籽散裝後每斤只能賣2.5元。

  去年,通榆縣政府與杭州一家公司合作推出品牌化農産品原産地直銷,通過對原産品進行包裝和深加工,打造屬於農民自己的電商品牌,並通過網購形式送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上。不到半年,農産品銷售渠道得到極大拓展,農民收入顯著增加。

  邢波實際上從事的是農業生産性服務業。“如今,農産品價值鏈的主導力量,正在呈現由生産環節向加工環節進而向流通等服務環節轉移的趨勢。”國家發改委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姜長雲説。

  生産性服務業帶來的不僅是增收,更重要的是就業。據統計,我國目前36%的工作崗位是由服務業創造的,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超過560萬人,其中近七成是高校畢業生。

  實際上,生産性服務業離百姓生活也並不遙遠。夏農舉例説,今後重點發展的生産性服務業裏有第三方物流,物流行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資訊化應用和管理水準的提高,將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品質和效率。再比如售後服務,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産品三包制度,推動發展産品配送、安裝調試、以舊換新等售後服務。

  “加快發展的生産性服務業11個重點領域,都直接或間接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可以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夏農説。

  他同時提出,我國要進一步放開生産性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進一步減少生産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項目,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發展生産性服務業。

  企業視角:實現創新驅動的“火車頭”

  在我國重工業基地瀋陽,大型裝備製造企業沈鼓集團用4年時間,將原來散落在各子公司的客戶服務業務整合在一起,組成包括售後服務、遠端監測、安裝檢修在內的統一客戶服務系統。

  如今,客戶服務成為這家企業利潤增長最快的板塊,2013年僅沈鼓客服公司便實現利潤1.02億元,佔全集團利潤總額的四分之一。

  “製造企業靠單一産品低價競爭和規模擴張的路子已經走不下去了,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路徑。”沈鼓集團董事長蘇永強説。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夏傑長認為,當前,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聯繫日益緊密,“我們不能再走傳統工業化和製造業發展的老路,而應在分工與互動中實施現代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雙輪驅動’,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企業通過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實現創新驅動,政府如何發揮職能至關重要。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完善財稅政策、強化金融創新、有效供給土地等,為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相關部門應發揮好職能作用,通過制定宏觀政策,引導産業發展方向,實現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工業和資訊化部産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説。(記者趙超、安蓓、王振宏、陳夢陽、毛振華、吳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