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持續乾旱 黃河棉區單産受影響

  • 發佈時間:2014-08-06 09:34:41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馬樂

  今年7月中旬開始,長勢一直優於長江流域和西北流域的黃河局部棉區卻因旱情而告急。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乾旱天氣繼續持續,勢必影響棉花單産,棉農的利益將受到衝擊。

  我國棉花主要集中在三大産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北內陸棉區。黃河流域棉區中,棉花産量以山東、河南、河北三省最多;長江流域棉區,湖北、江蘇兩省産量最多;至於西北內陸棉區,包括了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是我國優質的長絨棉産區。

  生意社棉花分析師夏婷告訴《金證券》記者,7月中旬開始,黃河局部棉區開始出現較嚴重旱情,尤以山東、河北、河南為劇。

  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孫立武告訴《金證券》記者,近幾年的天氣狀況確實對棉花單産産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以去年為例,地處黃河流域的山東産區在7月9日至29日下了17場大雨,使得棉花單産下降。過度濕潤不利於生長,過度乾旱同樣如此。

  根據卓創資訊調研結果顯示,當前黃河流域棉區因為旱情持續,已經出現部分花蕾脫落的情況。各地棉農被迫進行灌溉澆地,單次的畝成本達到10元-12元,並且需要及時噴灑葉面肥和農藥。

  “因為國庫中棉花的儲存量充足,所以棉花減産最直接影響到的是棉農利益,並不會出現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孫立武告訴《金證券》記者。調研數據顯示,我國新一輪的棉花需求量在700-800萬噸之間,比高峰時期下降了200-300萬噸;但國庫中還有尚未消化的1200萬噸棉花。國家從去年10月28日起至今年8月底,都處於一個拋售棉花、將其推向市場的狀態;再加上低價進口棉的衝擊,棉花價格難有起色,甚至是一路跌價。棉農單産減少,對於市場和下游企業的影響很難顯現,但對於個體收入的影響卻很大。

  國內某棉化纖紡織加工龍頭企業經濟聯絡部相關負責人的説法印證了孫立武的判斷。該負責人告訴《金證券》記者,企業目前使用的棉花都是上一年度拍儲的,今年度的新棉要在9月-10月後才會採摘。所以當前旱情對於棉紡企業而言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至於新棉上市以後對於企業的影響,還要根據市場需求綜合來看。但從目前整體棉紡企業及下游經銷商的市場狀況來看,影響應該有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