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地方版自貿區”引發爭議

  • 發佈時間:2014-08-05 17:39: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武漢8月5日電(記者徐海波 陳俊)在中國日漸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做了十幾年外貿生意的林坤本打算改行,但最近他突然改變主意,準備帶領員工大幹一場。因為他公司所在的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正打算成為中國首個內陸“自貿區”。

  雖然這一計劃尚未得到中國國務院的批復,但地方政府表示這個“湖北版自貿區”將倣照上海自貿區制定優惠政策。“這會引起一輪外商投資熱潮,公司要抓住這一重大商機。”林坤興奮地説。

  不僅吸引外資方面有誘人的優惠政策,該“自貿區”也將率先實現審批目錄化管理、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海外公民證”制度等,還會擬實施12類改革舉措,26項重點改革創新事項,包括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啟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特色保稅展示平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等。

  很多中國省份都在考慮自建“地方版自貿區”,沿海地區熱情最高、行動最快。

  去年,上海自貿區宣佈成立不久,廣東省便開始申報南沙自由貿易園區,對接粵港澳;浙江則在舟山港綜保區探索自由貿易政策;福建則將“捆綁”廈門、平潭、福州等地,打造海峽西岸自貿區。

  中西部地區也不甘落後。重慶正在爭取下一批自貿園區的內陸試點;相鄰的成都早已把“科技型自貿區”申報提上日程;河南計劃啟動中國(鄭州)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

  包括陜西、新疆、寧夏等省區在內的中國西北地區,都提出了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的設想。據統計,去年年底以來,至少有超過20個省市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申報“自貿區”的設想。

  業內一些人士指出,在中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先行先試”正在成為更多地方的共識。但“地方版自貿區”模式引起了爭議。

  “一些地方認為,不搞自貿區會錯失中央的優惠政策,要優惠政策的多,改革創新的少,這恰恰與自貿區的理念背道而馳。”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國華教授説,各地熱衷自貿區心態複雜,既有地方的實際需求,也有對地區間競爭的擔憂。

  專家表示,自貿區成了一塊大蛋糕,地方政府爭著分食,而不是將蛋糕做得更大。

  在境內設立自貿區的目標不是傳統的由優惠政策構成的“政策洼地”,而是可複製的、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驗區,應科學規劃,謹慎佈局,不能一哄而上。

  廣東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任何優惠政策都是不可複製、不可推廣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是體制改革。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吳先明説,自貿區應被看作“改革紅利”,不是“政策紅包”。各地的實驗一定要體現改革的內容,體現制度創新的內容,體現開放的內容,這樣才能在全國形成改革熱點,帶動中國經濟整體快速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