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建“海綿城市”,力爭城區道路透水面積達40%

  • 發佈時間:2014-08-05 06:34:55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訪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

  □本報記者 熊筱偉

  防治城市內澇的主要手段,就是讓雨水儘快排幹、下滲,不在城市低窪地帶集聚。上世紀,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採用增大排水能力等“以排為主”的方式防治城市內澇,雖有成效但耗資也巨大。是否有更經濟、更生態的方式?

  我省作了探索:遵循低影響開發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就這一模式的理念和推進情況等問題,記者專訪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

  用低影響開發模式防治城市內澇

  記者:低影響開發是怎樣一種內澇防治模式?

  何健:低影響開發模式的通俗説法,就是要保護好河塘溝渠濕地等城市內原有的自然水系,維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設一些公園、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設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採用一些透水鋪裝材料,並增加城市綠地、植草溝、人工濕地等可透水地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的降水量,為啥城市比農村更容易積水?因為農村是自然地面,大量的雨水滲入了土地;而城市是硬化地面,雨水下滲困難,容易蓄積形成局部積水,給排水設施帶來巨大壓力。

  用低影響開發模式防治城市內澇,就是除了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地下排水管網外,在城市建設中要儘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的人為擾動,因地制宜利用好山形水系,最大限度地維護自然水體的排水能力,增大城市地面的雨水下滲量,有效控制和減少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減緩城市排水壓力。

  記者:和只建設地下管網排水相比,新模式有何優勢?

  何健:這是一種城市建設理念的昇華和更新。具體體現在內澇防治上,就是對雨水處理的不同態度:傳統模式將雨水“一排了之”;新模式更注重強化雨水對城市自然水系以及地下水的補充和涵養;建設“海綿城市”,合理增加雨水蓄存和迴圈利用;在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後,再使用規模合理的排水管網將多餘雨水排走。

  算一筆“收益賬”,通過低影響開發模式防治內澇,我們可以有效減少進入排水管網的雨水總量、單位時間內的雨水徑流量,減輕排水管網壓力,減少擴建排水管網的鉅額投資;增加雨水下滲量,減少城市地面沉降現象;強化城市自然水系的迴圈、有效解決城市缺水難題。顯然,新模式兼顧了“內澇防治”與“生態涵養”,環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加強規劃引領和設施建設

  記者:目前,這一新模式在我省推廣情況如何?

  何健:其實,按照低影響開發模式建設的排水防澇設施,已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城市建成區範圍內新建的人工濕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的種植,地面停車場鋪設的多孔磚,人行道上的透水鋪裝,都在滿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餘,具備了內澇防治的“內涵”。

  去年年初,省政府已經作出部署,要求各地積極推廣低影響開發模式,強化規劃引領、加強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城市內澇治理,統籌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各地在城市新區道路建設中,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得低於40%;有條件的城市,要通過舊城改造對現有硬化地面進行透水性改造,並大力建設城市公園、綠地和雨水調蓄等配套設施;要求各地禁止在城鎮建設中侵佔河道灘地或“圍湖造城”,不得“覆蓋”城市河流形成暗渠;已經形成暗渠的,要作出規劃加以改造,逐步恢復城市河流的自然風貌。

  目前,我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對164個縣(市、區)編制單元和18個市評審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中已貫徹了低影響開發的理念。下一步的關鍵是在項目落實上,要與城市規劃及道路、廣場等市政設施和公園綠地等生態設施的規劃建設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推進現代城市排水體系建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