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澇,為何成城市之痛?

  • 發佈時間:2014-08-05 06:34:55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熊筱偉

  “歡迎來四川‘看海’!”7月8日,網友康橋柔波的帖子一發出來,就得到大量跟帖。

  入夏以來,達州、廣漢、眉山、內江……大小城市防洪排澇窘境立顯。

  內澇,全國性的城市問題。渠縣年年防洪抗澇,卻始終面對洪水肆虐、江水倒灌和暴雨引發城市內澇的壓力。記者近日走進渠縣縣城,調查其內澇之痛,從中探尋城市內澇“病因”。

  A

  年年內澇 改造排水管網不能根治

  7月1日上午10點,渠縣營渠路397號。看得出來,李強有些煩躁。和記者短短10分鐘的交談中,他先後3次側身,瞄著門外。

  讓這位副食店夥計坐立不安的,正是外面嘩啦作響的雨聲。“天氣預報説今天小到中雨,但看這個樣子,可能要下大(雨)喔!”李強説,如果轉成暴雨,他就得在40分鐘以內,搬走滿屋的東西。這樣的沿江臨街鋪面,積水很快會洶湧而入。

  積水會淹多高?“一年幾次,至少要漫過(門口)兩階樓梯!”李強想了想,手抬起來,指著天花板,“2011年,水淹到了2樓。”

  根據渠縣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所記錄,至少從2008年以後,舊城區年年局部內澇。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因洪水漫過江堤倒灌淹城。

  在排水防澇體系未完全建立前,僅靠建設改造排水管網,並不能根治內澇。今年4月,該縣住建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組織編制了《渠縣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該規劃説明書,目前舊城區面積約1050公頃,其中約15.6%,即165公頃屬內澇中、高風險區。“在暴雨時,內澇風險區極易出現交通阻斷、小車無法通行等情況。”該規劃編制項目負責人、國家註冊規劃師鄧文川解釋。

  B

  標準偏低 設計依據沒有及時更新

  北高南低,從北大街向南,都是下坡。走到頭,就是城內最繁華、同時內澇最嚴重的街道之一——後溪路。“就像碗底,四週雨水都往這兒流。”渠縣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所副所長奉志達坦言。

  城市排水管網改造後,為何依舊內澇頻發?該所副所長宋渠波認為,除規劃原因外,這和建設資金不足,導致地下排水管網為“低配版”密不可分。“設計就(防)一年一遇(的暴雨),遇到特大暴雨,怎麼會不堵?”

  《規劃》顯示,排水管網49.1%的設計暴雨重現期小于“一年一遇”。

  管網“低配”,並非個案。我國2006年城鎮排水設施建設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範》要求,城市一般地區排水設施的設計暴雨重現期為0.5年至3年,重要地區為3至5年。“在政策許可範圍內,按標準下限建設,這是西部地區的普遍做法。”業內專家坦言。

  “低配”的排水管網,卻要面對更多的極端暴雨天氣。渠縣氣象局業務股股長陳永泉介紹,“近10年來,渠縣無論年降雨量,還是極端降水強度,都呈增大趨勢。”

  省氣象局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我省出現日降水100毫米以上大暴雨的年平均次數,較此前20年增加了61%。

  管網設計依據,並未完全與時俱進。暴雨強度公式是反映降水規律、指導管網設計的重要依據。鄧文川坦言,渠縣所採用的,仍是上世紀90年代重慶市的暴雨強度公式——原因很簡單,渠縣自己沒有。“毫無疑問,這會讓管網設計偏離當地實際需求。”

  暴雨強度公式過時、甚至空缺,在我省乃至全國各市縣普遍存在。《規劃》指出,“主觀原因是對這些工作重視不夠,客觀原因是缺乏相關氣候等統計數據。”

  幸而,如今對排澇管網建設標準、暴雨強度公式,國內已有更高要求。2013年新修訂的《室外排水設計規範》提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中心城區的設計暴雨重現期,也要達到2至3年。目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省氣象局已聯合發文,就全省城市暴雨強度公式編制(修訂)工作作出了安排。

  C

  管網淤堵 清淤疏浚缺資金

  馬路積水,李強有自己的看法:去年他曾看過揭開蓋板的排水口,“那些管線裏頭,全是黑黢黢的爛泥巴,管口堵得只有這點兒大。”李強用手比劃了個柚子大小的圓,“咋個不堵嘛。”

  李強所説的,正是排水管網的“軟肋”——淤堵。進城車輛揚土、臨街店舖油污,都可能在管網中沉積,降低排水性能。每年4月春雨前進行系統清淤,方可保持其暢通——然而其花費不菲,每次在120萬元以上。宋渠波坦言,目前每年清淤花費僅約20萬元,只能“哪兒堵死,就清理哪兒”。

  7月1日,淅淅瀝瀝的小雨,在渠縣城北的北大街上,匯成一條條“小河”,順著路面徑直朝城南低窪地流淌。“老城區北邊,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排水管網。”宋渠波介紹,當地低矮民房密集、路面狹窄,管網改造難度較大,對1949年以前的排水明溝又缺乏維修和疏浚。目前,渠縣縣城雨水管渠覆蓋率僅約60%。

  渠縣《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城區管網全覆蓋,需改造和建設資金約3.7億元。“地方財政很難承擔這樣一筆投入。”渠縣住建局副局長熊偉表示。

  D

  江水倒灌 成沿江城市內澇主因

  住在渠江邊的熊江,對內澇更有滿肚子苦水。“從2002年起,硬是年年‘跑洪水’!”這位渠縣人民市場“熊茶葉核桃經營部”老闆坦言。在他店裏墻上,儘是發黃的斑駁水漬。市場內約800家店,每年都被渠江漲水淹沒。

  離熊江店舖不遠的渠江路一段,一個碩大的雨水排放口佇立江邊,距水面約2米——這兒正是店舖被淹的源頭之一。宋渠波介紹,和常年水位相比,渠江漲水超過14米,就會淹沒縣內所有5個雨水排放口,使江水倒灌入市。而渠縣水務局的數據顯示,近10年中,僅有3年渠江漲水未超過14米。

  根據省住建廳在我省18個地級市和14個縣級市的摸底調查,以上城市逾80%都設在江河邊。汛期江水倒灌,就成為這些沿江城市的內澇主因之一。

  防止江水倒灌,根本在防洪。渠縣水務局總工程師楊志全介紹,渠江上游已規劃建設8座大型水庫用於調峰;達州、巴中、廣安探索跨區域聯合調度抗洪,“但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宋渠波認為,對雨水排放口進行改造,不失為防止倒灌的“速效”之策。《規劃》亦提出,縣城雨水排放口將按50年一遇防洪標准校核,同時設置逆止閥,防止江水倒灌。

  新聞連結

  什麼是城市內澇?

  城市內澇可分為兩種:一是降雨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産生積水災害;二是沿江城市由於洪水災害導致江水倒灌進入城市形成積水。

  根據省住建廳近期調查結果,全省183個市、縣(區)共有1556條舊城老街在暴雨中易形成內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