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箱包出口企業轉戰國內市場

  • 發佈時間:2014-08-04 22:30:2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半年,我國箱包出口金額與數量持續下滑,出口歐美市場份額減少。勞動力成本上漲、貼牌生産盈利幅度縮小,我國箱包出口企業經營遇難題。為了減少經營損失,許多箱包企業將目光鎖定在國內市場,希望通過創立自主品牌搶佔國內市場份額。

  勞動力成本上漲、貼牌生産盈利幅度縮小,我國箱包出口企業經營遇難題。為了減少經營損失,許多箱包企業將目光鎖定在國內市場,希望通過創立自主品牌搶佔國內市場份額。

  高成本制約企業盈利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管國內箱包企業的規模是大是小,工人的月薪起步價均已上升到3000元的水準,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已然成為箱包出口加工企業的最大擔憂。“每年,人力成本都以15%~20%的速度在上漲,這已經成為企業的最大挑戰之一。”嘉興興發箱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永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人力成本比中國便宜一半,吸引了不少歐美客戶的注意力。而歐美國家又是我國箱包出口的主要市場,如果這些國家的採購商對於我國箱包産品的採購意願減少,那麼將會直接降低我國箱包産品的出口數量。“即使是提高了工人的工資,也不一定能夠留住工人。”寧波市一家箱包出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現在,年輕的工人很難找,我們工廠裏都是一些年齡偏大的工人,工作效率與年輕工人的工作效率是沒法比的,用工難的問題不容易解決。”“現在不是‘非你做’的年代,放棄訂單,大有人在;接了訂單,利潤空間年年都在萎縮。”平湖市思源箱包有限公司負責人顧堅明表示,目前,以一個在國外銷售千元以上的國外名牌箱包為例,刨去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等,加工企業的利潤不超過5個點,甚至停留在幾元錢水準。在以中小型企業貼牌加工為主的生産現實背後,小企業出口下降明顯,甚至下滑超過50%以上,盈利能力削減。

  打造自主品牌爭奪國內市場

  由於出口生意越來越難做,許多箱包企業將目光鎖定在國內市場,希望通過創立自主品牌掘金內銷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同樣一個箱包,內銷市場的利潤可以超過10個點,一旦打開內銷市場,其體現的價值將遠超簡單的出口加工。“不僅僅是我們企業,現在,許多箱包加工企業都想搶佔國內市場,今年3月,我們思源箱包也推出了內銷品牌,在公司長遠規劃中,內銷比例超過50%,目標是實現內銷與外貿的比例持平。”顧堅明説。

  為了更好地開拓國內市場,通過電商來為企業開拓銷售渠道似乎已經成為箱包企業首選的行銷模式。記者了解到,許多國內箱包生産企業選擇投入資金,通過外包經營的電商方式,藉以打開銷售渠道,還利用微網志、微信等自媒體輔佐品牌推廣。

  雖然網路平臺能夠為箱包企業帶來一定的客流量,但這些企業想要在短期內打響品牌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在天貓上,記者發現,銷量不錯的箱包産品,價格大多在百元左右;而價格處於中高端位置的品牌産品,銷量卻未出現明顯上漲。業內人士表示,品牌建設的投入大、週期長,短時間內要讓品牌成功發聲,顯然並不是易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