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傳統産業生態化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4-08-04 07:34:16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袁天志

  新聞提示

  經省政府同意,省經濟和資訊化委、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最近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産促進法》,深化我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力爭5年內創建50家國家級和省級清潔生産示範企業以及10個清潔生産示範園區,基本建成完善的清潔生産推進體制機制,形成傳統産業生態化轉型升級的有效引導機制,在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工作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本報圍繞提高認識、基本思路、重點工作、措施及保障等方面,就《實施意見》相關內容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提高認識以生態文明的思想和傳統産業生態化 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

  清潔生産是強調源頭預防,通過過程式控制制,提高技術裝備解決能力,達到有效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産生的先進方式。推進清潔生産管理,對於推動産業技術進步,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工業強省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産促進法》實施以來,國家和省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清潔生産的政策措施,推動了我省清潔生産工作的開展。清潔生産基礎工作得到加強,政策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科技支撐作用有所提升,節能減排效果顯現,但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清潔生産未全面深入開展,實施清潔生産審核的企業數量偏低,企業對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的清潔生産理念缺乏深刻認識,清潔生産技術改造方案實施不高;清潔生産科技開發投入不夠,重金屬污染減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減等領域缺乏先進有效的技術;政策、技術服務支撐體系不健全,市場機制在推行清潔生産過程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解決和克服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以生態文明的思想和傳統産業生態化發展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模式,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構建貴州特色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産業體系。

  基本思路推動企業建立形成清潔生産方式,為 工業強省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圍繞省委、省政府工業強省戰略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文明引領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樹立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的清潔生産理念,按照“十二五”節能減排要求,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質生産排放的行業、企業、園區為重點,技術進步為主線,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加快推進清潔生産,深入開展清潔生産技術改造升級,完善市場推進機制,強化激勵約束作用,推動企業建立形成清潔生産方式,為工業強省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必須堅持依法推進與政策引導結合原則: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從實際出發,制定實施激勵政策措施,引導促進企業開展清潔生産;堅持自願與強制並進原則:鼓勵企業按照清潔生産要求,自行自願組織開展或聘請專業技術隊伍進行清潔生産審核,搜尋生産工藝、設備、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把清潔生産納入日常管理規範;堅持重點與全面推進兼顧原則:依照行業特點、企業規模、節能減排任務、污染防控要求及産業園區産業定位、節能減排潛力等,明確清潔生産重點和全面推進行業領域及企業名單,分別按照強制性和自願性審核的要求,對應開展清潔生産工作;堅持分級分期與分工協作落實原則:做好規劃,統籌安排,分期分批組織實施,確保週期內對重點行業、企業、園區進行一輪清潔生産審核,動員非重點規模以上工業、産業園區自行自願開展清潔生産。有關部門應加強溝通,依照職能明確分工,密切協作,形成合力。

  突出重點力爭5年內建成清潔生産推進體制機制, 形成傳統産業生態化轉型升級的有效引導機制

  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重點工作涉及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體制機制建設,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園區清潔生産審核,加快推進清潔生産技術改造升級項目實施,加快推進清潔生産關鍵共性技術項目攻關,加快推進清潔生産示範企業、示範園區建設等方面。

  省經濟和資訊化委會同環保、財政等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推進工業清潔生産的激勵政策措施,完善重點行業領域清潔生産標準,擬定清潔生産審核、評估、驗收、評比等管理辦法;制定實施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産推進計劃,實行重點行業、企業、園區清潔生産定期審核制度;制定産業園區清潔生産審核驗收評價考核指標,促進産業園區生態化發展;制定清潔生産示範企業、示範園區創建標準和認定辦法,鼓勵企業、産業園區開展創建活動。

  各級經濟和資訊化部門建立清潔生産技術改造項目儲備庫,跟蹤已審核企業項目實施情況,指導企業採用先進成熟適用的清潔生産技術和裝備,實施清潔生産先進技術改造升級;推進産業園區集中供熱、熱電聯産、垃圾及污水集中處理等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污染防控、治理水準;高度重視清潔生産産學研項目合作工作,抓好中節能等大型企業集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我省地方、企業的清潔生産技術開發、節能環保項目實施,篩選推薦行業重大、關鍵、共性清潔生産技術項目納入國家或省科技發展規劃,組織聯合攻關。

  總體目標是經過5年努力,基本建成完善的清潔生産推進體制機制,建立重點行業、企業、園區清潔生産定期審核制度,鼓勵其他行業企業自行自願開展清潔生産審核。省級層面對全省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300家企業和20個能耗物耗較大的産業園區,進行一輪清潔生産審核驗收;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升級項目150項;創建50家國家級、省級清潔生産示範企業,10個清潔生産示範園區,形成傳統産業生態化轉型升級的有效引導機制。

  措施及保障從政策資金支援到服務體系建設等做到全方位支援

  加快推進工業清潔生産,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把推進清潔生産作為提升工業強省品質、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重要工作,加強協調指導,建立責任明確、分級負責、共同推進的管理體系,狠抓落實,推動企業和産業園區開展清潔生産審核,實施清潔生産技術改造,提升生態環境保障水準。

  各級經信、環保、財政部門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調配合,落實清潔生産促進政策,加大財政對清潔生産的支援力度。工業和資訊化專項資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等要支援通過審核評估的清潔生産技術改造升級項目實施,支援清潔生産示範項目和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加快粉煤灰、磷石膏、赤泥、煤矸石、酒糟等大宗工業廢棄物資源化、産業化利用,提升煤層氣、化工廢氣資源化利用水準,支援以削減重金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防控目標的技術改造項目實施,支援産業園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經信、環保部門注意發揮現有清潔生産諮詢、審核、專家服務機構的作用,為清潔生産審核、方案實施、後評估等提供技術支撐服務;支援各類清潔生産服務機構為企業開展清潔生産提供高效、專業化的服務;鼓勵高校、科研單位開展清潔生産諮詢審核服務。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建立清潔生産培訓制度,分層次、分類別、有計劃地培訓清潔生産行政管理人員、專家、審核諮詢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和企業負責人;借鑒先進發達省市經驗,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委託專業機構培養等方式,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升清潔生産管理和技術人員業務水準。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應用現代傳媒手段,深入宣傳清潔生産的理念和典型案例,營造加快推進清潔生産的輿論氛圍,引導和鼓勵各類組織機構和民眾積極參與和支援清潔生産。對納入清潔生産重點或強制性審核的企業,按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審核和評估驗收工作,並向經信、環保部門呈報清潔生産審核報告。無特殊原因拒絕、拖延或沒有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清潔生産審核驗收工作的單位,按規定停止享受工業和資訊化專項、環境保護專項等財政性補助資金項目支援,所在城市暫緩出具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省級評估意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